來源:中國電商物流網 發布時間:2019-4-1 9:20
3月20日消息,閃送發布了2018年度用戶行為分析報告顯示,2018年閃送支付訂單總量同比增長312.91%,連續第5年實現年復合增長率超過300%;用戶人均下單頻次達10.06次。截至2018年度,閃送累計服務用戶數量達1.38億人。從用戶下單應用場景來看,2018年度“難、忙、急、懶”仍牢牢占據訂單需求前四位。
據了解,在2015年間,隨著外賣平臺的急劇擴張,同城即時配送行業迎來了高速發展。近幾年發展下來,即使配送的商業模式也逐漸清晰,同時在新零售模式及懶人經濟的促進下,行業規模也變得越來越大。2017年,我國即使配送領域年收入就已突破800億元,預測數據顯示,2019年即時配送行業的整體訂單量將達到159.2億單,整體行業規模約為1500-2000億元。
閃送方面,在多年的快速增長以后,確實取得了不錯的發展。不過,在廣闊的市場前景吸引下,隨著同城即時配送領域入局者越來越多,行業競爭也變得日益激烈。閃送除了要與同類型企業人人快送、UU跑腿等繼續廝殺外,還得應對來自外賣平臺以及快遞、電商物流平臺的挑戰。
在2018年8月,閃送曾完成了6000萬美元的D1輪融資。同年7月,點我達則被菜鳥以2.9億戰略控股;緊接著8月,UU跑腿獲得了2億元B輪戰略投資;同時,達達-京東到家也獲得了來自京東和沃爾瑪的5億美元投資。此外,京東還曾推出了“閃電送”服務;蘇寧物流也在去年上半年間將“準時達”服務進行了全面升級。
而美團和餓了么等互聯網平臺也在持續發力,并憑借著自身的流量優勢占據了有利地勢。在2018年第一季度中國即時配送平臺市場份額中,阿里投資的餓了么蜂鳥配送就以30.2%的占比,位居行業榜首,美團專送、新達達則緊隨其后分別占比24.1%、23.9%。
快遞企業方面,順豐在2016年就已經開始往即時配送領域滲透,推出面向商戶的同城配送業務“即刻送”,并與百度外賣達成合作。據順豐2017年財報顯示,集團2017年已經初步搭建完成全國范圍內第三方直營的即時物流配送網絡。
到了2018年,順豐又開始把同城配送業務面向普通用戶開放,上線了同城急送微信公眾號和小程序。本月初,順豐北京“同城急送”業務還進行了提速,同時價格也相應上漲。而通達系企業中,圓通則于2017年上線了“計時達”服務,韻達也在去年推出了“云遞配”切入即時配送領域。
總體上來看,盡管同城即時配送領域多方混戰正酣,但市場格局仍未穩定成型,也尚未有一家獨大的巨頭出現。并且,行業發展還有著諸多痛點尚待解決。譬如,行業整體集中度極低且分散在全國,CR10不足3%;以及訂單比例不均衡,80%以上的即時配送行業訂單屬于外賣訂單等。
此外,在配送業務上,各平臺也出現了嚴重的同質化競爭的問題。同時,由于即時配送一向追求效率與速度,從而還衍生出了一系列騎手交通違法的安全保障問題,且行業監管也還不盡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