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電商物流網 發布時間:2019-5-20 9:26
2019年5月16日,是第8個全球無障礙宣傳日(Global Accessibility Awareness Day)。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調查,全世界有超過十億人生活在因殘障引起的不便中,也就是說,地球上每七個人中就約有一人需要無障礙設施的幫助。為了讓更多的人關注到這群殘障人士,每年五月的第三個星期四也被設立為了全球無障礙宣傳日。
全球無障礙日當天,由深圳科學技術協會資助的自主創新大講堂《觸感聽覺互動系統,以多元感官打開對智慧城市新方向的探索》在深圳灣學校順利舉辦。
本次講座,邀請深圳市殘聯主席團委員、深圳市盲人協會委員、南山區盲協主席鄭銳先生及
信息無障礙研究會視障工程師吳益明先生,面向深圳灣學校的200多位初中生進行主題分享演講。
圖:深圳灣學校初中生聽演講現場
講座的精彩內容回顧:
什么是信息無障礙?
信息無障礙是指任何人(無論是健全人還是殘疾人,無論是年輕人還是老年人)在任何情況下都能平等的、方便地、無障礙地獲取信息、利用信息。
圖:信息無障礙研究會視障工程師吳益明現場分享
怎樣在互聯網修“盲道”?
科技讓每個人都能夠平等享受現代文明。兩位講師提到,信息的無障礙即是將信息進行等價的轉化,用人體的其他感官感覺代替某個或某幾個有障礙的感官。以視障工程師們為例,他們就是將80%依靠視覺獲取的信息,轉化成用聽覺或觸覺來獲取信息。
圖:深圳灣學校初中生聽演講現場
誰在做信息無障礙化?
全球正有無數的企業、個人、組織、團體致力于信息的無障礙化,我們也許就是下一個。隨著我國對無障礙的逐步重視,社會各界也紛紛開展行動,信息無障礙化不是公益事業,而是一件公平的事情,是為了讓所有人都能夠平等公平的獲取信息。
圖:深圳市殘聯主席團委員、深圳市盲人協會委員、南山區盲協主席鄭銳先生現場分享
在中國,有1700萬視障者,2300萬聽障者,7000萬讀寫障礙者和1.5億65周歲以上的老年人,他們被統稱為“障礙群體”。
信息無障礙通過科技革新解決不同人群在不同場景面臨的信息障礙,為所有人都可以平等、便利、無障礙地享受現代文明而不懈努力。
通過此次講座,相信會在學生心中種下一顆無障礙的種子,讓其未來更好地傳遞無障礙理念、從而呼吁社會各界共同推動中國無障礙優化的進程。
相信未來會有更多的企業和的單位關注和加入信息無障礙的建設團隊中,為推動我國信息無障礙進程貢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