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不詳 發布時間:2019-8-14 10:12
針對快遞進高校帶來的“秩序亂、監管難、體驗差”等問題,中國郵政集團公司遼寧省分公司近期積極探索以智能包裹柜為中心的智能化收寄流程,通過打造校園快遞一體化平臺,整合不同快遞企業,簡化校園快遞收寄程序,規范學生取件秩序,營造了安全有序的校園環境。
針對快遞進高校帶來的諸多問題,遼寧郵政以建設沈陽建筑大學郵政服務中心為標桿,以“三化、三平臺”為核心,積極探索打造全新的郵政校園綜合服務模式。
在沈陽建筑大學的學生服務中心,遍地快遞包裝袋的現象沒有了,只見一排排智能快遞柜整齊排列。師生在手機上接收快遞到件提醒,通過輸入驗證碼或是直接掃描二維碼的方式,快件就能在相應的格口彈出,整個取件過程只需十幾秒。
這套由中郵速遞易公司開發的“智能包裹柜”占地400平方米,共有1840個格口,按照學校一天3000件的快遞投送量來說,加上取件時間差,基本能夠覆蓋全校師生的快遞服務需求。
針對異形包裹,或者是滯留時間比較長的快件,采取貨架模式,通過人工出庫快遞。隔壁占地約5平方米的“智能信報箱”實現了信件、報紙雜志的自動分揀。快遞員將校園各個部門的報刊信件分別投送進信箱,各部門取信時,只需刷一下專門設計的智能卡,箱體中的電子手臂就會將該部門信件分揀并統一放在一個格口中待取。以往的收發室需要三名員工,現在僅需要一名,而且不會出現漏信漏件的情況。
“速遞易智能包裹柜”、“智能信報箱”的投放使用,初步形成了校園快遞的一體化平臺,提升了校園集約型投遞處理能力,降低了物流運輸成本,也更好服務在校師生,保障了郵件安全,原來混亂的校園快遞秩序得到整頓和規范,實現多贏。
沈陽建筑大學郵政校園綜合服務中心既是遼寧郵政履行普遍服務義務的具體體現,也是對校園服務的延伸和創新。下一步,遼寧各市郵政分公司將在校園市場探索開放合作、混合發展模式,為服務地方經濟發展、服務遼寧城鄉居民做出更大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