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 2014-10-14 11:30 來源: 水運網
交通運輸部網站日前發布《交通運輸部關于加快“十二五”期水運結構調整的指導意見》(下稱《意見》),《意見》提出“十二五”時期水運結構調整的總體思路是:按照“興內河、優港口、強海運”的總體思路,加快水運基礎設施、運輸裝備結構優化升級,促進現代物流發展和綜合運輸體系建設,不斷提升水運發展的質量、效益、競爭能力和服務水平,促進水運科學發展、安全發展。
交通部科學研究院交通環保與安全研究中心教授級高工陳建業在接受中國經濟時報采訪時表示,水路運輸具有節能環保、運輸成本低等特點,大力發展內河水運,提高水運效率,有利于加快降低能源資源消耗,發展低碳經濟,減少污染物排放,符合國家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的總體要求,對于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他認為,在發展內河航運和優化港口的過程中,應建立協調機制,加強統籌協調,避免地方各自為政、盲目建設,從而形成錯位發展。
水運發展迎來機遇期
《意見》中提到,我國經濟社會“十二五”發展規劃明確提出要統籌各種運輸方式發展,構建便捷、安全、高效的綜合交通運輸體系,這也是新時期交通運輸發展的戰略要求和方向。陳建業表示,包括內河水運在內的水路運輸在承擔能源、原材料等大宗物資和集裝箱、重大裝備等貨物運輸方面有著明顯優勢,但與鐵路、公路、航空等其他運輸方式相比發展滯后,仍是綜合運輸體系建設的短板。“興內河、優港口、強海運”的思路使水運發展迎來了良好的機遇期。
為加快水運發展,《意見》明確“十二五”時期水運結構調整的主要任務有六項:加快構建暢通高效的現代化內河水運體系;大力提升港口的發展質量和效益;提高航運綜合競爭能力;加快發展現代航運服務業;促進現代物流體系建設;推動安全綠色水路運輸發展。
在此之前,國務院公布的《國內水路運輸管理條例》中也提出,國家運用經濟、技術政策等措施,支持和鼓勵水路運輸經營者實行規模化、集約化經營,促進水路運輸行業結構調整;支持和鼓勵水路運輸經營者采用先進適用的水路運輸設備和技術,保障運輸安全,促進節約能源,減少污染物排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