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 2013-12-23 11:12 來源: 網絡
在2011年鐵路投資減速的環境下,貨運裝備產業卻維持著高速增長,貨物周轉量與貨物發送量逐年增長,帶動鐵路貨運需求不斷增長。在企業購買自備車管制趨于放松的形勢下,未來鐵路貨運裝備行業有望迎來發展的黃金期。
市場需求持續旺盛
“十二五”期間,高鐵路網的逐步建成將帶來我國鐵路客貨分流,貨運能力快速增長,從而帶動貨車需求逐步放出。據海通證券測算,京滬高鐵增加5000萬噸運能意味著老京滬線的貨運能力提升了約77%。2011-2013年隨著國內四橫四縱高鐵的全面建成,將帶來我國鐵路貨運能力的極大發展,屆時貨車和機車(拖動貨車的火車頭)的需求將明顯放出。
鐵路貨車車輛制造業的行業準入壁壘較高,生產鐵路貨運車輛的企業均須獲得鐵道部的批準。雖然國家對鐵路車輛行業實行嚴格的生產準許制度管理,但目前我國貨車制造行業毛利率僅為10%左右。一方面,鐵道部是貨車的最主要需求方,提供了國內約3/4的市場需求,過去企業自備車亦須委托鐵道部代其招標,因此鐵道部具極強定價能力;另一方面,近年來我國鐵路貨車企業產能利用率一般在60%,供大于求的產業格局是造成低毛利狀況的又一重要因素。
從2011年起,鐵道部放開了企業自備車招標權限,由各企業自主招標。這一體制變革大大激發了鐵路貨車裝備需求,由此導致鐵路貨車裝備企業訂單大幅增加。
光大證券分析師認為,根據鐵道部的規劃,一旦進行政企分開的改革,傳統的鐵道部統一招車格局將發生變化,未來各個路局自主招車將類似于現在的企業自備車,鐵道部一家獨大、壓制車輛制造商毛利的局面將發生改變。鐵路運輸企業在客、貨運能力大幅提升的背景下,有望開始釋放長期壓抑的經營效率和服務水平,盈利能力和市場份額亦有望持續提升,鐵路貨車裝備企業將迎來爆發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