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 2014-3-19 11:54 來源: 網絡
今年以來,國際海運價格頻頻追漲,有業內人士預計深圳國際貨代業利潤受影響下降達30%以上,“國際貨代和出口貿易企業亟須通過轉型升級,尋求新的利潤空間!鄙钲趪H貨代協會相關人士向記者表示。
日前,地中海航運和日本郵船雙雙通知貨主,從下月起亞歐航線將實施新一輪運價調漲。而從今年初,繼航運巨頭歐洲馬士基集團率先對亞歐線的集裝箱運價提升后,中遠集運、中海集運等公司也跟隨提價。到目前,船公司累計已經三次上調運價,歐美熱門航線的運價甚至翻了兩番。
對于航運公司今年以來頻頻提價的現象,分析人士認為,面對此前燃油成本上升、運費低迷以及運力過剩艙位不高的局面,航運企業必須通過收縮運力和艙位供給應對,而同期市場需求逐步恢復也成為調價的契機。
“船公司連續漲價,我們一個貨柜賺不到50美元。”經營國際貨代業務的深圳某物流公司負責人表示,其公司從事的國際貨代,從2009年開始每年貨量減少10%-15%,加上匯率的波動、運費成本的增加,利潤空間大幅下降。今年可預測利潤還將有30%下滑。
面對經營困境,有協會人士認為不能全從負面理解。中國的貨代企業沒有國際上的貨代企業競爭力強,關鍵在于其服務水平低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