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個孤立部103便將對應的空腔101和/或第二空腔201分隔形成多個相互連通的流體通道。孤立部103為設于空腔101和/或第二空腔201內(nèi)的點狀結(jié)構或塊狀結(jié)構,孤立部103由空腔101和/或第二空腔201相應的側(cè)壁貼合形成。請再次參閱圖9,平板部致呈板狀結(jié)構,翅片部20呈長條形平板狀結(jié)構,多個翅片部20位于平板部10的同一側(cè),且相互平行設置,翅片部20與平板部10之間形成一夾角α,且0°<夾角α<180°,使得翅片部20與平板部10之間形成三維立體結(jié)構,進而提升了散熱效率。本實施方式中,夾角α=90°。本實施方式中,平板部10與翅片部20為一體成型結(jié)構,減少了接觸熱阻,另外,實現(xiàn)結(jié)構緊湊的同時,方便加工。可以理解地,在其他未示出的實施方式中,平板部10與翅片部20還可以是單獨的零部件,使用時,只需將平板部10與翅片部20連接即可。另外,平板部10與每個翅片部20之間均設置有連接部30,連接部30內(nèi)設置有過渡空腔301,過渡空腔301與空腔101及第二空腔201均連通,連接部30包括相互連接的連接部31和第二連接部32,連接部31設置有連通腔,第二連接部32設置有第二連通腔,過渡空腔301包括所述連通腔和所述第二連通腔,具體地,連接部31與平板部10連接且所述連通腔與空腔101連通。多功能散熱鰭片互惠互利哪家好,誠心推薦常州三千科技有限公司。常州IGBT模塊散熱鰭片工程
圖16是本實用新型之第四較佳實施例的截面圖。附圖標識說明:10、底座11、溝槽12、接觸面13、條狀凸臺14、凹槽15、嵌槽20、散熱鰭片21、插植部22、連接部23、主體部30、沖壓沖頭40、熱導管41、平整貼底面。具體實施方式請參照圖1至圖6所示,其顯示出了本實用新型之較佳實施例的具體結(jié)構,包括有底座10以及散熱鰭片20。該底座10的表面開設有溝槽11,以供散熱鰭片20插植,該溝槽11的開口至少一側(cè)具有接觸面12;在本實施例中,該底座10為一銅、鋁、銅基合金或鋁基合金底座,所述溝槽11的兩側(cè)形成均形成有一條狀凸臺13,該接觸面12位于其中一條狀凸臺13的頂面上,并且,所述接觸面12為水平面,但不局限與水平面,也可以為斜面;以及,所述溝槽11為間隔平行設置的多個,并且相鄰兩溝槽11之間均于底座10的表面下凹形成有凹槽14,以增大散熱面積,提升通風散熱效果。該散熱鰭片20包括有連接在一起的插植部21、連接部22和主體部23,插植部21為反折結(jié)構并嵌于溝槽11中,連接部22相對插植部21向一側(cè)延伸并至少局部抵于接觸面12上接觸。在本實施例中,該散熱鰭片20亦為多個,每一散熱鰭片20的插植部21嵌于對應的溝槽11中固定,所述插植部21為經(jīng)一次反折形成的u形結(jié)構。泰州散熱鰭片工程自動化散熱鰭片發(fā)展哪家好,誠心推薦常州三千科技有限公司。
散熱器通常包括有散熱底座和設置于散熱底座上的散熱鰭片,為了提升散熱效果,目前的散熱器普遍采用薄型散熱鰭片,而由于單個薄型散熱鰭片強度較弱,容易變形,為此,需要在多個薄型散熱鰭片上安裝薄型蓋板,以增強散熱器的整體強度。為了提高薄型蓋板的裝配效率,現(xiàn)有技術中采用鉚合的方式使薄型蓋板與多個薄型散熱鰭片鉚合固定,如中國發(fā)明專利申請(申請?zhí)枮椋┕_的薄型散熱鰭片與薄型蓋板的鉚合結(jié)構,這種方式能夠有效提高裝配效率,減少人力耗費,并降低產(chǎn)品不良率。然而這種方式在裝配前和裝配過程中無法進行定位,各凸部與各鉚合孔之間難以實現(xiàn)快速對位安裝,既耗時又費力,并且,在鉚合過程中,薄型散熱鰭片容易左右偏擺,凸部容易脫出鉚合孔,從而影響鉚合安裝的質(zhì)量。因此,有必要研究一種方案以解決上述問題。技術實現(xiàn)要素:有鑒于此,本發(fā)明針對現(xiàn)有技術存在之缺失,其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種便于薄型散熱鰭片與薄型蓋板鉚合的快速定位結(jié)構,其可使鉚合凸部與鉚合孔快速對位安裝,并可避免在鉚合過程中薄型散熱鰭片左右偏擺,使鉚合凸部不易脫出鉚合孔。
圖7是圖4所示板式熱管中翅片部的結(jié)構示意圖;圖8是圖7所示翅片部沿b-b的剖視圖;圖9是圖4所示板式熱管的俯視圖;圖10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而的板式熱管散熱箱體中板式熱管的立體圖。圖中零部件名稱及編號分別為:板式熱管100固定孔105箱體200平板部10空腔101通槽230連接平面220孤立部103過渡空腔301翅片部20第二空腔201連接部31第二連接部32第二固定孔2201收容腔210連接部30具體實施方式現(xiàn)在結(jié)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詳細的說明。此圖為簡化的示意圖,以示意方式說明本實用新型的基本結(jié)構,因此其顯示與本實用新型有關的構成。實施例一請參閱圖1、圖2,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板式熱管散熱箱體,用于安裝熱源(例如,電子元器件或電子設備等)并對熱源的熱量進行轉(zhuǎn)移擴散,該板式熱管散熱箱體包括板式熱管100以及安裝在板式熱管100上的箱體200。具體地,請參閱圖4-圖8,板式熱管100包括平板部10以及設置在平板部10上的多個翅片部20,平板部10上設置有空腔101,每個翅片部20上均設置有第二空腔201,每個第二空腔201均與空腔101相連通,所述板式熱管上設置有封閉腔體(圖未標出),所述封閉腔體包括空腔101和第二空腔201,所述封閉腔體內(nèi)充注有相變工質(zhì)(圖未示出)。直銷散熱鰭片設備哪家好,誠心推薦常州三千科技有限公司。
同時也無法使雙面吹脹板與基座的接觸面積更大,提高散熱效率。因此,有必要研究一種方案,以解決上述問題。技術實現(xiàn)要素:有鑒于此,本實用新型針對現(xiàn)有技術存在之缺失,其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種散熱鰭片的沖壓鉚合結(jié)構,其能有效解決現(xiàn)有之散熱鰭片結(jié)合不穩(wěn)固、容易折彎并且散熱效率低的問題。為實現(xiàn)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如下之技術方案:一種散熱鰭片的沖壓鉚合結(jié)構,包括有底座以及散熱鰭片;該底座的表面開設有溝槽,以供散熱鰭片插植,該溝槽的開口至少一側(cè)具有接觸面;該散熱鰭片包括有連接在一起的插植部、連接部和主體部,插植部為反折結(jié)構并嵌于溝槽中,連接部相對插植部向一側(cè)延伸并至少局部抵于接觸面上接觸;利用上述的底座及散熱鰭片,于散熱鰭片將插植部插入底座的溝槽后,再利用一沖壓沖頭對準插植部進行沖壓,該沖壓沖頭涵蓋插植部,經(jīng)沖壓后使插植部于溝槽內(nèi)下壓產(chǎn)生變形增大而迫緊結(jié)合于溝槽內(nèi),以完成散熱鰭片與底座的結(jié)合,同時連接部抵于接觸面上接觸。作為一種推薦方案,所述溝槽的兩側(cè)形成均形成有一條狀凸臺,該接觸面位于其中一條狀凸臺的頂面上。作為一種推薦方案,所述接觸面為水平面,該連接部的底面與接觸面平行并全部貼合接觸。自動化散熱鰭片調(diào)試哪家好,誠心推薦常州三千科技有限公司。常州機箱散熱散熱鰭片焊接
直銷散熱鰭片互惠互利哪家好,誠心推薦常州三千科技有限公司。常州IGBT模塊散熱鰭片工程
)*r。另外,連接部30上的過渡空腔301距連接部30的邊沿的寬度不小于5mm。可以理解地,在其他未示出的實施方式中,連接部30還可以省略,此時,翅片部20直接與平板部10連接,此時,所述封閉空腔由空腔101和第二空腔201構成。所述封閉腔體內(nèi)設置為負壓狀態(tài),由此,處于負壓狀態(tài)下的液態(tài)相變工質(zhì)的沸點降低,從而有利于相變工質(zhì)受熱后快速蒸發(fā),及時將熱量傳送至翅片部20以進行散熱??梢岳斫獾?,所述相變工質(zhì)包括但不限于水、酒精和丙醇。另外,由于所述封閉腔體呈一整體連通通道,因此,無需對空腔101與第二空腔201分別充注所述相變工質(zhì),只需一次充注即可,提高了充注效率,節(jié)省了充注成本。另外,在非散熱工作狀態(tài)下,相變工質(zhì)液面高度低于空腔101的上沿。請參閱圖2、圖3,箱體200大致呈一端具有開口的盒狀結(jié)構,箱體200的內(nèi)腔形成收容腔210,箱體200上相對開口端的側(cè)壁形成連接平面220,平板部10上相對翅片部20的表面與連接平面220連接,從而使得板式熱管100位于箱體200的外部。本實施方式中,平板部10與連接平面220之間的連接面相互貼合,一方面提升了平板部10與箱體200的連接強度,另一方面提升了傳熱效率。連接平面220上對應平板部10的空腔101開設有通槽230,即。常州IGBT模塊散熱鰭片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