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乳桿菌(Lactobacillusplantarum)是一種以發酵植物性食品形式存在的益生菌。給大鼠喂食這種菌后,大鼠的細菌移位減少、粘膜炎癥反應減弱,大腸桿菌屬(Escherichia)和沙門氏菌屬(Salmonella)數量增加。飲食中攝入植物乳桿菌能有效降低血清中瘦素和纖維蛋白原這兩種心血管疾病風險因素的含量,從而降低吸煙者疾病的發生。動脈硬化患者飲用富含植物乳桿菌的飲料可以增加益生菌的多樣性。同樣,攝入含有植物乳桿菌299v和乳雙歧桿菌Bi07的GoodBelly飲料后,可以減少心肌梗死后梗死面積,并改善左心室功能。乳制品中富含副干酪乳桿菌(Lactobacillusparacasei)和鼠李糖乳桿菌(Lactobacillusrhamnosus)。服用鼠李糖乳桿菌GR-1有助于減輕心肌梗死后左室肥厚,并改善左室收縮和舒張功能。鼠李糖乳桿菌GG可通過調節腸道菌群改善疾病癥狀~菌群移植的臨床應用疾病類型——上海沃本!北京糞便菌群移植
菌群移植在抑郁癥中具有有效性、安全性
2020年,GuillaumeB.Fond等人在《Nutrients》雜志發表了一項研究,該研究分析了2020年3月22日以前的關于抑郁癥和腸道菌群關系的文章。主要得出以下結論:通過量表比較了抑郁患者FMT前后數值的變化,發現FMT能有效改善抑郁患者的狀態。研究發現艱難梭菌的升高是抑郁癥發病的危險因素,比較了抑郁癥患者與正常人之間的差異,發現艱難梭菌的含量上升36%。而FMT能有效降低艱難梭菌的含量,因此可抑制抑郁癥發生。同年,ArthiChinnaMeyyappan等人在《BMCPsychiatry》雜志發表了一項研究。該研究為了證明FMT對抑郁癥的效果,檢索了相關數據庫,篩選了21項符合要求的研究臨床樣本,得出了以下結論:將健康人腸道菌群移植入患病者體內,能緩解抑郁癥相關癥狀;將患病個體的腸道菌群移植入正常小鼠體內,導致小鼠出現抑郁癥狀。表明腸道菌群是抑郁癥發病的重要因素。 湖南腹瀉使用菌群移植耗材菌群移植在克羅恩患者中療效較好!
潰瘍性結腸炎(ulcerativecolitis,UC)是一種結腸處的慢性炎癥疾病,發病機理涉及多個因素,包括遺傳易感性、上皮屏障缺陷、免疫反應失調、環境因素等;潰瘍性結腸炎患者從直腸處開始發生粘膜炎癥,并持續擴散至近端結腸;潰瘍性結腸炎常表現出出血性腹瀉,可通過結腸鏡和組織檢查進行診斷;目前,全世界針對潰瘍性結腸炎沒有***藥物,一般只能用5-氨基水楊酸、皮質類固醇藥物以及一些***癥的單克隆抗體藥物來緩解癥狀。通過切除大腸可***潰瘍性結腸炎,但是將嚴重影響患者后續的生活質量,而且腸外癥狀無法通過大腸切除手術根除。
2012年,報道的關于菌群移植(FMT)改善人代謝綜合征的研究是由Vrieze等進行的,相關結果發表在《Gastroenterology》雜志上。該研究采用雙盲隨機對照試驗的方式研究FMT對患有代謝綜合征的男性的血糖和脂質代謝的作用,9例患者接受來自瘦健康供體的的糞菌移植(同種異體移植組),另外9例患者則接受自己的糞菌作為對照(自體移植組)。結果表明FMT進行到第6周時,同種異體移植組患者其胰島素敏感性明顯提高、糞便微生物多樣性明顯增加,而自體移植組無明顯變化。菌群移植為患者帶來新的診療方式!
對于自閉癥腸道菌群失調的干預,目前采用益生菌、益生元,菌群移植等方法改善自閉癥,已被證實有可能成為取代昂貴的外科手術和藥物的有效方法,并將為自閉癥打開新的視野。其實,菌群移植安全性較高,而且并不復雜,可以選擇簡單的口服腸菌膠囊的方式,膠囊會在腸道內融化,從而將健康人的腸道菌群移植到患兒腸道內,可以比益生菌更有效的增加腸道菌群的多樣性,同時配合益生元的使用,促進腸道有益菌的生長和繁殖,形成微生態競爭優勢,優化腸道微生態平衡,從而更好地幫助有益菌在腸道內定植,達到改善自閉癥的效果。關于兒童菌群移植的技術規范共識--上海沃本生物。廣東研究菌群移植成功案例
菌群移植成為移植物抗宿主病的潛在治療方法!北京糞便菌群移植
患者李某,女,20歲,內蒙古人。7年前出現排便次數減少,2-3日/次,有時候4-5日/次;排便費力,腹脹明顯,夜間加重;服用瀉藥期間癥狀明顯改善,停藥后癥狀復發,嚴重影響生活和學習;診斷為慢性頑固性astriction,輾轉內蒙古、北京多家三甲醫院診療無效,通過鼻腸管行FMT診療2個療程和2個療程的口服膠囊鞏固診療。出院后每周隨訪1次,出院后1周排便次數明顯增加,排便費力感明顯減輕,腹脹消失,現已隨訪至1年,不服用任何瀉藥情況下能完全自主排便,1-2日/次。北京糞便菌群移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