床研究證實FMT可以降低血尿酸、痛風
該團隊招募了11名急性復發性痛風患者,對其進行菌群移植。結束后的血尿酸水平降低,后1年的隨訪時間內,所有患者急性痛風的發作頻率及持續時間均減少,其中兩名患者由前的每年發作2-3次,經過菌群移植后,一年隨訪期間內無出現痛風發作。研究進一步分析了菌群移植對痛風患者腸道屏障功能的影響。結果顯示,痛風患者在FMT前,其腸道屏障功能指標(血清二胺氧化酶、D-乳酸及內水平)均高于健康捐贈者,提示其存在腸道屏障功能受損。菌群移植后,痛風患者的血清二胺氧化酶和內水平降至健康捐贈者水平,表明其腸道屏障功能得以修復。菌群移植對痛風患者的D-乳酸水平未產生明顯影響。 上海沃本為您講述菌群移植的前世今生!云南菌群移植多少錢
在人類的腸道、皮膚、口腔等各個部位,生活著數以萬億計的微生物,其中既有有益菌,也有有害菌。這些微生物在人體內組成了一個復雜的生態系統,而菌群檢測就是對這個生態系統進行深入研究的重要手段。菌群檢測是揭示人體內微生物生態系統的重要手段。通過深入研究和廣泛應用,我們有望在預防和解決腸道疾病、改善健康狀況等方面取得更多突破性成果。相信在不久的將來,我們可以真正地解碼菌群之謎,為人類健康事業帶來更多的福祉。廣東研究菌群移植成功案例菌群移植相關的選擇共識解讀--上海沃本。
國際上至今報道了6項FMT在成年人活動性潰瘍性結腸炎的隨機對照臨床研究(Randomizedclinicaltrials,RCT),臨床緩解率為24%~32%,其中4項研究結果顯示FMT組緩解率高于安慰劑組的5%~9%;另1項研究顯示潰瘍性結腸炎癥狀緩解與腸道特定菌群及代謝物豐度有關[5-10]。2021年較早菌群移植在兒童潰瘍性結腸炎的隨機對照試驗,納入25例4-17歲兒童潰瘍性結腸炎(UC)患者,隨機分為糞菌移植(FMT)組(n=13)和安慰劑組(n=12)進行為期36周試驗;FMT六周后,92%的FMT組和50%的安慰劑組到達臨床復合終點(兒童UC活動指數、c反應蛋白或糞鈣衛蛋白改善);FMT組的菌群多樣性呈上升趨勢。
新鮮菌群移植對CDI的主要和次要改善率分別為91%和98%(Brandtetal,2012)。在另一項RCT研究中,首先FMT及隨后重復FMT診療后就CDI的主要改善率和次要改善率分別變成了81%和94%(VanNoodetal,2013)。利用凍存糞菌診療CDI已經被證實和新鮮糞菌有著相近的療效(Hamiltonetal,2012;Leeetal,2016)。一項基于80名患者的分析表明,FMT對免疫功能低下的患者仍然是安全的(Kellyetal,2014)。多變量分析(Fischeretal,2016a,b)結果提示,早期可用以預測FMT失敗的因素包括嚴重/復雜的CDI,FMT期間的住院狀態和既往與CDI相關的住院經歷。CELL一圖讀懂:菌群-腸-腦軸--上海沃本。
菌群移植(FMT)的歷史可追溯到至少公元四世紀的中國。在東晉時期(公元300-400年間),葛洪在所著的“急診醫學”書《肘后備急方》中詳實記載了使用糞便懸液診療危重疾病,包括:食物中毒、瘟病和傷寒等。據李時珍于1578年所著的《本草綱目》記載,新鮮或發酵的糞水可用于診療伴隨高熱、中毒、膿腫、痰濕、滯食的“瘟病”或“內熱”。《重訂通俗傷寒論》記載了使用糞便溶液或兒童糞便診療嚴重腹瀉的“傷寒”。FMT的古籍依據按以下標準考證:(1)用人糞便來源的物質給人治病;(2)給藥途徑是經消化道;(3)推測是以新鮮糞水或發酵糞便中存活的功能菌群發揮療效;(4)文字記載的方法、適應證、療效可鑒。腸道菌群移植為漸凍癥提供新方向。青海腸道菌群移植耗材
菌群移植的臨床效果如何?--上海沃本。云南菌群移植多少錢
腸道菌群調節抑郁癥的機制有哪些?
1調節神經遞質水平根據研究可知抑郁癥的發生與神經遞質的水平高低成正相關,與抑郁癥有關的神經遞質有5-HT、多巴胺和GABA等,神經遞質分泌不足的會引起抑郁癥癥狀的發生,當提高神經遞質水平后,會對抑郁癥產生積極影響。通過研究表明腸道菌群會影響神經遞質的合成和代謝,因此可以通過腸道菌群來調節抑郁癥患者的神經遞質水平平衡來抑郁癥。
2調節免疫系統據研究表明腸道菌群和免疫系統之間有相互作用來影響宿主的身體變化情況,健康的腸道菌群能維持腸道黏膜的完整性,減少炎癥反應和免疫應激,抑郁癥患者伴隨著免疫系統的紊亂,腸道黏膜完整性收到影響,炎癥因子分泌增加使得炎癥反應加重。因此可以通過調節腸道菌群的平衡使得抑郁癥患者的免疫系統功能得到改善,維持腸道黏膜的完整性,減少分泌的炎癥因子,減輕炎癥反應來緩解抑郁癥狀。 云南菌群移植多少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