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快遞業黑馬再加把“料”
來源:山東物流網 發布時間:2015-11-9 8:54
在昆明,每天都會看到不少“快遞哥”穿梭在大街小巷,分發著各式各樣的物品。快遞作為一種基礎服務,已滲透進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放眼全國,快遞業也是生機勃發。據統計,全國目前有1萬多家快遞企業,從業人員590萬、國內快遞專用貨機67架、各類汽車23萬輛,發展速度驚人,也撐起了“世界第一快遞大國”這頂桂冠。也因此有人說,快遞正在改變中國!
相關部門發布的一組數據更是相當“扎眼”:近些年來,民營快遞始終“一馬當先”:連續4年年均增幅超過50%,10年行業增速始終高于gdp增速……2014年全國人均發送快遞10.2件,人均快遞支出149.5元;快遞行業日均處理包裹超過1億件;快遞業收入達2045.4億元,約占國民經濟總量的千分之三。今年上半年,全國郵政快遞服務業務量同比增逾四成;業務收入同比增長超三成。而且,以上數字還“與時俱進”地被刷新著。很明顯,快遞業已成為中國經濟發展中的一匹“黑馬”,而且勢頭強勁。
作為現代服務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快遞業在推動流通方式轉型、降低流通成本、支撐電子商務、促進消費升級、服務生產生活、擴大就業渠道等方面發揮著積極作用。當然,快遞業這匹黑馬在奔跑時也面臨一些羈絆和問題,發展短板顯而易見。比如:低價競爭、同質化競爭、快遞車輛上路受限、配送“末梢”不暢、快件安全存隱患、服務質量堪憂、安全監管跟不上、一些非法物品乘虛而入……
為把快遞業這一新興的朝陽產業培育成現代服務業的關鍵產業和先導性產業,有必要給快遞業這匹黑馬“加料”,讓它跑得更快,成為拉動經濟增長的強大動力。為此,國務院日前出臺關于促進快遞業發展的若干意見。這是指導快遞業發展的綱領性文件,提出了34項政策措施。其目標是,到2020年,快遞市場規模要穩居世界首位,基本實現鄉鄉有網點、村村通快遞;建設一批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大型骨干快遞企業;國內重點城市間實現48小時送達,國際快遞服務通達范圍更廣、速度更快,鼠標一點,“寶貝”到家;年均新增就業崗位約20萬個,日均服務用戶2.7億人次以上,基本建成普惠城鄉、技術先進、服務優質、安全高效、綠色節能的快遞服務體系,形成覆蓋全國、聯通國際的服務網絡。
發展藍圖已經繪就,我國快遞業將迎來發展的第二春。回眸十二五,快遞業迅猛發展,業務量年平均增速超過50%,約為同期國內生產總值增速的7倍。展望十三五,快遞業蹄疾步穩,但需要各地落實好國家政策,進一步優化發展的政策環境,才能讓這匹“黑馬”跑得更快、更穩,成為一匹駿馬,奔向新的增長極,為經濟崛起添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