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經濟》雜志-經濟網 發布時間:2020-12-3 9:31
2016年至2020年,是浙江省經濟建設投資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浙江經投”)鍛造、磨礪、亮劍的不平凡5年。5年里,作為浙江省交通集團旗下產業投資平臺,浙江經投搶抓萬億建設投資機遇,運營整合旗下綜合交通產業鏈,投資落地浙江中鐵工程裝備有限公司、浙江浙商裝備工程服務有限公司等重大綜合交通產業項目,成功運作交通裝備產業子公司朗進科技登陸A股市場,中標溫州S1線,完成浙江省交通集團產業投資平臺建設,產業面貌和產業格局實現強勁發展。
杭州中車車輛有限公司廠區全景
浙江經投高質量發展的秘訣是什么?在浙江交通強省建設中發揮著怎樣的作用?為此,《經濟》雜志、經濟網記者專訪了浙江省經濟建設投資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麻亞峻。
“3+X”,打造軌道交通新集群
杭州中車車輛有限公司總裝車間
《經濟》:浙江經投一直致力于推動浙江省軌道交通產業鏈新發展,請您總結一下“十三五”期間這一目標的推進情況。
麻亞峻:軌道交通為國計民生“壓艙護航”。2011年,浙江經投聯合中國中車旗下中車南京浦鎮車輛有限公司、株洲中車時代電氣股份有限公司,分別合資組建杭州中車車輛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杭州中車”)、杭州中車時代電氣設備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杭州中車電氣”),拉開軌道交通產業打造帷幕。
“十三五”期間,杭州中車以車輛新造、機電、維保加綜合的“3+X”產業戰略為引領,以打造全國綜合型城軌基地為目標使命,竭誠投身浙江省城市和都市圈軌道交通建設,全方位做好亞運會交通保障。杭州中車實現從建成初期的不到100輛/年,到如今600輛/年的地鐵和市域城際A型、B型、AH型整車車輛造修能力,經營規模呈9倍跨越式增長,累計中標軌交車輛2800余輛。
機電業務增勢迅猛。杭州中車以優質的服務、高效的響應速度和卓越的產品品質,已為國內23個城市提供千余種軌道交通裝備,并以泰國金線項目工程車訂單實現了首個海外市場項目突破,年獲取訂單量從2016年的6000萬元增長至2020年的5億元。
維保項目齊頭并進。杭州中車高質量完成杭州1號線36萬公里維修、杭州1號線48列車60萬公里架修服務,修制編制了架大修修程,形成具備平移條件的架大修體系。與杭州地鐵、杭港地鐵深度合作,突破性完成備品備件框架協議簽訂,著力搭建區域備品備件中心,同時積極拓展長三角區域車輛維修業務。
杭州中車電氣則主營軌道交通核心零部件、被喻為軌交“心臟”的牽引系統產品。目前,公司已具備了年產96列(576輛)地鐵牽引系統生產與試驗能力,超過了建設預期,2020年底預計年產值超1.7億元,經營規模較“十三五”初期翻倍增長,杭州牽引系統市場占有率超過80%。“兩個中車”在交通強國建設的洗禮下,逐漸形成“立足杭州,覆蓋浙江”的軌道交通“新集群”。
與此同時,浙江經投還積極發揮產業投資平臺的股權紐帶作用,于2016年4月完成對山東朗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參股投資,成為其第二大股東。通過母子聯動、精誠協作,朗進科技的營收和凈利潤呈快速增長態勢,2017年6月在新三板正式掛牌,2019年6月成功在深交所創業板IPO,實現軌交產業投資運作三年即成功上市的新成就,為公司旗下產業對接資本市場、綜合交通項目資源進一步整合集聚、軌道交通產業鏈縱深發展開啟新篇章。
四位一體,建設高端裝備“橋頭堡”
杭州中車時代電氣設備有限公司廠區
《經濟》:裝備制造業是我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中之重,浙江經投在這方面是如何布局和發展的?
麻亞峻:在高端裝備制造業中,盾構機被喻為“國之重器”。2018年,浙江經投和國內地下工程裝備領軍企業中鐵工程裝備集團合資,在蕭山成立浙江中鐵工程裝備有限公司,打造浙江省第一家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地下工程高端裝備研發制造企業。從開工建設到首臺盾構機下線,僅用了5個月,浙江中鐵便實現了當年建設、當年建成、當年投產的浙江高端裝備制造“新速度”。2018年10月,首臺浙江自主研發制造盾構機“杭海七號”用于杭海城際鐵路;2020年6月,浙產世界最大矩形斷面盾構機用于嘉興南湖大道隧道工程;2020年9月,浙產最大斷面直徑泥水平衡盾構機用于杭州環城北路—天目山路提升改造工程……落地不到兩年,已有10余臺浙產盾構機下線投用,為浙江省交通、市政、民生工程護航壓艙。
2020年面對新冠肺炎疫情大考,浙江經投化危為機,與中鐵裝備深化合作成立以盾構機租賃為主要業務方向的浙江浙商裝備工程服務有限公司,開創浙江省高端地下工程裝備產租結合新模式,后續將通過進一步打造產、租、研、維保“四位一體”現代化基地,實現產業鏈上中下游互補、互動、互生,為華東地區地下空間開發提供高水平科技和服務供給,展現國之重器的新擔當。
黨建引領,創新運營管理體系
浙江中鐵工程裝備有限公司廠區全景
《經濟》:浙江經投能夠持續實現高質量發展,還有哪些經驗值得分享?
麻亞峻:一方面,黨建引領新局面不斷夯實。近年來,浙江經投堅持“強黨建促發展”,通過不斷實踐摸索,找準黨建工作與業務工作的結合點,創建“紅色時空”特色黨建示范品牌,堅持目標導向、問題導向、需求導向、效率效益導向,通過時間線的活動串聯和空間場的輪值互換,建立浙江經投本級黨組織之間、兩級企業黨組織之間的聯席聯動機制,匯聚起兩級企業之間黨建資源共享、主責主業共推、疑難痛點共解、協同發展共促的黨建共同體力量,推動單個黨組織的“獨角戲”變為產業鏈黨組織的“大合唱”,以“4個1”調研,“2+X聯席會”等為主要抓手,真正形成以浙江省軌道交通高端裝備制造為主的綜合交通產業鏈黨建同心圓。
另一方面,高標準搭建企業組織架構和運營管理體系,全方位護航產業投資平臺良性發展。一是筑實清廉經投品牌,推廣風險管理監督體系。經過近年來的實踐總結,浙江經投于“十三五”收官之年,推出圍繞產業平臺業務的“投資、投后、風控、財務、紀檢審計”五位一體、網格化全面風險管理監督體系,通過流程體系、工作制度、日常事務的再梳理、再規范、再細化,助推產業投資平臺治理架構的專業性、成熟度再上一個臺階。二是創新企業文化載體,搭建人才成長平臺。以“三鷹計劃”打造復合型投資人才團隊,以領導班子成員組成的“雄鷹團”把方向、管大局,以中層管理人員為主的“飛鷹團”開疆土、保落實,以骨干青年員工為主的“雛鷹團”齊出擊、速成長,通過組織開展“經投講堂”等特色教育培訓活動,指導員工進行職業發展路徑規劃,實現投資型企業人才素質理念的跨越式提升。三是凝聚企業文化核心,打造特色文化品牌。加強羽毛球、瑜伽、毅行、員工互學互助等特色文化品牌建設,提升員工的獲得感、歸屬感和幸福感。
銳始者必圖其終,成功者先計于始。一系列沉甸甸的發展成果是改革的新起點,浙江經投將繼續堅持產業投資平臺建設目標,緊抓戰略機遇,促進產業升級,不斷發揮產業先鋒、改革先鋒的引領和帶動作用。
匠心鍛造,“換乘之王5號線”在這里出生(杭州中車車輛公司)
浙產大斷面泥水平衡盾構機“初心號”整裝待發
文/《經濟》雜志、經濟網記者 張軍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