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業利用物流金融的策略
來源:山東物流網 發布時間:2016-2-29 8:16
雖然物流金融起源較早,但是關于物流金融的理論研究并不成熟。目前學術界對物流金融還沒有一個統一的概念定義,有些定義雖然對物流金融的形式進行了歸納總結,但是并沒有反映出物流金融的本質,即物流服務和金融服務相結合的內在動力是什么。
實質上,物流金融的本質就是:為減低交易成本和風險,金融機構利用第三方物流企業提供的物流信息和物流監管,依據物流供應鏈而進行的金融活動。
策略之一:分析好物流金融的形式
隨著現代金融和現代物流的不斷發展,物流金融的形式也越來越多,按照金融在現代物流中的業務內容,物流金融分為物流結算金融、物流倉單金融、物流授信金融。
物流結算金融是指利用各種結算方式為物流企業及其客戶融資的金融活動。目前主要有代收貨款、墊付貨款、承兌匯票等業務形式。
策略之二:中小企業突破融資難的關鍵
目前,融資難是困擾中小企業發展的主要問題,而信息不對稱、信用缺失以及體制障礙是造成中小企業融資難的主要原因。通過物流金融,中小企業與金融機構既可以減少信息不對稱,也有利于中小企業信用體系的建立,從而降低中小企業在融資過程中的逆向選擇、道德風險和提高銀行對中小企業貸款的積極性。
在物流金融中,作為金融機構委托方的第二方物流企業對中小企業的物流信息有著詳細、動態的了解,因此金融機構能及時獲取中小企業內部的準確信息,并且能夠在這些信息的基礎上對中小企業的盈利能力和還款能力進行科學判斷,從而保證資金的安全性和收益性。同時,第三方物流企業獲取的物流信息是其物流業務的副產品,因此銀行獲取中小企業信息的成本非常低,銀行與中小企業之間的交易成水也將大大降低,中小企業就更容易獲得銀行貸款。
由于第三方物流企業既是銀行的委托方,又是中小企業的物流業務伙伴,同此通過第一方物流企業中小企業和銀行將建立長期固定的合作關系從而使雙方利益關系也由短期、臨時轉向長期、固定。在這種利益關系下,中小企業的信用機制將會大大加強,因為中小企業的信用缺失不僅會影響銀行對企業今后的貸款,而目也將影響到自己的物流業務,從而使自身的經營受到影響,換句話說,在長期利益關系下,中小企業的信用缺失成本將會很高。得益于中小企業信用機制的加強銀行對中小企業進行貸款的積極性將大大增強,中小企業也必將獲得更多的貸款。
策略之三:開展物流金融進行融資
通過以上分析,我們知道金融物流是中小企業突破融資難的一條捷徑,同此加快金融物流的發展,將是發展中小企業的重要手段之一。為此中小企業應該高度重視物流金融、創造條件開展物流金融,加快物流速度和提高資金利用率。
首先,中小企業要樹立現代物流思想,與第三方物流企業建立戰略聯盟關系,改造升級自身的物流體系。第三方物流企業是物流金融得以實施的基礎,因此中小企業要改變傳統的物流思想,要善于借助第三方物流企業來改造升級物流體系。除此以外,還要與第三方物流企業建立戰略聯盟關系,消除雙方的信息不對稱,建立相互的信用機制。這樣不但可以減少中小企業的物流成本和增加企業的盈利能力而且有助于金融機構充分了解中小企業的相關信息,從而有利于中小企業與金融機構建立長期合作關系。此外,中小企業和第三方物流企業的相互信用機制將大大有助于中小企業與金融機構建立信用機制。
其次,中小企業要建立與金融機構的長期合作機制和長遠利益關系。金融機構是金融物流的最終決策者,因此增強金融機構對中小企業的信用度是有效開展金融物流的關鍵。通過與銀行建立長期合作機制和長遠利益關系,可以有效克服中小企業的逆向選擇和道德風險,從而大大增加中小企業在金融機構中的信用度。因此中小企業要以物流供應鏈為依據,以第三方物流企業為橋梁,探索與金融機構的長期合作機制,建立與金融機構的長遠利益關系,使中小企業、第三方物流企業和金融機構成為利益共同體。
第三,中小企業要根據自身特點,選擇適當的物流金融模式。雖然物流金融能夠為中小企業融資帶來方便,但是物流金融也是需要一定的成本和條件。因此中小企業要充分了解各種物流金融模式,從而選擇適合自己的模式。
由于物流結算金融是在結算環節進行的金融活動,有現成的貨物交易作為基礎,具有周期短、規模小、風險小的特點,因此貸款成本較低,且申請也較容易;物流授信金融依靠的是未來的貨物交易,具有周期長規模大、風險大的特點,因此貸款成本必然高于物流結算金融,且申請的門檻較高;物流授信金融實質上也是一種倉單金融,只不過在物流授信金融中,金融機構將貸款的審批權限下放給物流企業。因此,物流授信金融的成本和申請難易程度與倉單金融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