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遞基本靠飛?還早呢
來源:山東物流網 發布時間:2016-5-3 8:22
各大城市相繼實施的“禁摩限電”規定,引發了交通管理之外的“蝴蝶效應”:在以運輸工具為生命線的城市快遞業受到巨大的沖擊之后,人們開始四十五度角仰望天空,猜測“無人機快遞”能否借此彎道超車,拉開自動化快遞革命的序幕。
國際友人也蠻為我國人民的“買買買”操心的。澳洲格里菲斯大學環境未來研究所的JohnECoulter分析了“禁摩限電”規定下的各種符合中國國情的可行替代途徑。出乎意料地,這個長期關注未來能源和環境發展的學者,對目前炙手可熱的無人機商業化普及,態度似乎有所保留。
原文載于4月21日ChinaDaily評論版,中文翻譯如下:
在中國各城市實施的“禁摩限電”交通管制為快遞業帶來了危機。電動車和摩的在街道上的無序騎行的確會造成交通安全隱患,而清理這種無序狀態則嚴重影響了僅僅用了15年就遍布全國的快遞業。
有人預測這也許會成為新一代無人機占據城市快遞業的一個契機。在很多未來派的現代大都市場景中,天空中高低錯落地飛行著運送化妝品或是應急藥品的精巧無人機,不斷升級的納米芯片讓城市更加宜居。
在JeffBezos的大膽設想下,創造了電商革命的知名電子零售業網站Amazon正在全力推進無人機送貨的試驗項目。這個項目的主要目標是在半徑15公里的區域內投遞重量低于2.2千克的小型包裹。Amazon聲稱這將覆蓋它86%的遞送業務。
娛樂級航拍無人機的日益流行讓飛行法規變得越來越嚴格,這似乎是一個難以克服的障礙。為了躲避美國法規的管制,Amazon一直在美加邊境的加拿大一側進行技術測試,另一個實驗項目則安排在瑞士。
然而關于未來的想象和現實的差距,可能比廣告里駕駛著夢想的跑車在高速上飛馳和在北京周末龜速開回郊區的現實反差更大。讀者可以想象一下從貨倉到你家之間幾百架無人機分秒不停你來我往的空中交通狀況,其混亂程度大概無異于一場以空難收尾的不列顛之戰。美國聯邦航空局早就想到了這一點,才制定了極端苛刻的規定,以確保沒有任何公司能成為驛馬快遞的現代版,呼嘯著劃破天際。
讓牛仔般的中國電動車送貨員轉型靠遠程遙控無人機乘風破浪突破界限,似乎并不那么現實。雖然可能出現一些未經授權的嘗試,但法律最終會占領高地。
Amazon和其他一些開拓者如Flirtey當然能輕松實現無人機遞送包裹,但除非顧客愿意為一個重要包裹付出非常高的價格,他們不會輕易提供服務。在未來,救援服務和緊急醫療隊可能在特殊情況下用無人機運送血液或其他重要物品,但常規貨運服務則很難實現。
要解決擁擠混亂的空中交通狀況,工程師們應該首先研發感應和避讓技術,以確保無人機能自動避讓比如一個熱氣球。但這一技術在2D的地面道路上尚未成功實現,更不要說三維的天空領域了。
面對“禁摩限電”的中國快遞危機,國外有一個可行的替代方案:"勇敢自行車手”網絡在主要城市中央商務區(CBD)提供30分鐘內靠自行車遞送重要包裹的服務。莽撞的獨立精神以“旋轉跳躍”的自行車快遞員形象而風靡紐約,但似乎難以想象這種模式能在中國成為風潮。
對中國而言,可能最實際的解決方法是重啟曾經為萬千中國消費者運送過貨物的三輪車。
操控過各種型號無人機探索遠地的澳大利亞無人機專家TimBlumfield提到用無人機在城市中運送一般物品時,形容那簡直是"圣經級的災難"。我想中國并不希望看到那種狀況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