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消費者報 發布時間:2021-12-8 10:7
面對剛剛興起的元宇宙技術浪潮,身份共享、支付系統、應用兼容性、內容互操作性、用戶隱私控制、廣告監管、沉迷控制等跨行業標準與規則問題隨之裹挾而至,對此,我們應該未雨綢繆、及早研究。
徐文智
近段時間,元宇宙成為火爆的科技風口。不僅元宇宙課程開始在網上熱賣撈金,數字服裝、數字藏品、3D版虛擬社交產品等披著元宇宙概念外衣的消費品也不斷涌入百姓的日常生活。(據11月26日《中國消費者報》)
元宇宙概念雖然還比較模糊,但絲毫沒有阻礙人們對它可能引發一系列社會變革的探究。在學者眼中,元宇宙是人們通過手機軟件和頭盔、眼鏡等設備在其中交互、工作、娛樂的虛擬世界,借助數字孿生與虛擬技術,現實中的人可以在不同的虛擬世界之間穿越,獲得豐富多彩的沉浸式體驗,釋放天馬行空的想象力,再以區塊鏈技術打造一個虛擬的認證機制,實現價值的歸屬與變現……瑰麗的科幻感撲面而來,著實令人向往。
轉換一下視角,從元宇宙就是下一代互聯網基礎技術角度理解,這個略顯魔幻色彩的概念瞬間就樸素了許多。
翻閱人類社會科技革命的歷史,人類不斷創新、不斷變革,從而推動社會持續發展的軌跡粲然可見。特別是進入工業化時代以來,可以看出那些掌握關鍵技術的企業往往是推動技術創新與變革的主力軍;ヂ摼W時代面對元宇宙技術的潮流涌動,Meta、微軟、英偉達等國際企業紛紛發布元宇宙發展藍圖和技術路線,搶先布局;國內騰訊、百度、阿里巴巴等科技巨擘也悄然進入賽道,公布元宇宙技術儲備能力,紛紛發力,熱情高漲。
直面元宇宙打開的無窮想象空間,位于創新前列的優秀企業熱情擁抱科技變革,這固然可喜。但必須冷靜的是,數字技術只是剛剛行進到下一代互聯網技術的入口處,面對創新性的底層架構搭建和新一代技術基礎設施建設這個巨大風口,從網絡環境、虛實界面、數據處理、認證機制、內容生產等諸多技術層面來看,距離元宇宙所描摹的令人向往的科幻世界,路途依然遙遠。
數字時代,針對元宇宙世界可能引發的社會問題,須提早謀劃。在去中心化、去權威性、多重交互的虛擬世界中,人的所思所想所為可以隨性發揮,數字環境能夠時刻滿足人的意圖,精準地給人投喂心中向往的場景,去真化的在線滿足感遠超現實中的艱難磨礪感受,必然引發對于虛擬世界的成癮式沉迷。由此,元宇宙對于“何為人,成為怎樣的人”的心理和倫理命題發出了振聾發聵的靈魂考問。
值得注意的是,雖然元宇宙之塔還在遠方山崗矗立,但是對于新規則與新標準建設也提出了不小的挑戰。面對剛剛興起的元宇宙技術浪潮,身份共享、支付系統、應用兼容性、內容互操作性、用戶隱私控制、廣告監管、沉迷控制等跨行業標準與規則問題隨之裹挾而至,對此,我們應該未雨綢繆、及早研究。
當然,面對元宇宙所代表的新一代互聯網技術變革,不創新不行,創新慢了也不行,應當識變、應變、求變,抓住技術革命和產業變革帶來的重大發展機遇,統籌謀劃,積極應對,努力打造推動社會經濟進步的新一代互聯網技術引擎,助推我國數字經濟高質量發展。
數字時代,創造觸手可及的消費場景,讓元宇宙概念真正落地,打造新技術、新業態、新模式、新產品的全新產業鏈條,需要政府和企業聯手推動,在游戲、社交、辦公、教育、醫療、工業、公共事務等消費場景中實現梯次變革,探索元宇宙賦能產業的最佳模式。只有不斷探索、勇于創新,腳踏實地做好新一代互聯網技術基礎設施建設,才能不錯失新技術革命帶來的高品質生活。毋庸置疑,目前還遠遠沒有達到“萬物皆可元宇宙”的階段,還不能過度消費元宇宙帶來的技術紅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