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商進村,還需物流先行
來源:山東物流網 發布時間:2016-7-11 8:56
一個月前,忠縣石寶鎮兩河村村民老程托人在網上幫忙買了一袋蔬菜種子。他在家左等右等,十多天后仍沒收到貨。后經多方查找,才發現那袋種子一直躺在場鎮上某物流企業代辦點倉庫“睡大覺”。由于錯過了最佳播種時間,現在的蔬菜長勢明顯不如別的作物。
近年來,各地大力推進農村電商工作,越來越多的農村群眾搭上了“工業品下鄉、農產品進城”的快車。不過,雖然前期取得了一些成績,包括農村淘寶在部分村落戶,但由于農村幅員面積廣,村民居住分散,加之道路基礎設施較差,基于配送成本的考慮,部份物流企業不愿意涉足村鎮投遞網點建設。
由此導致的結果是,當前農村電商所涉及的區域,主要集中在農村中心場鎮及周邊地區,以及主干道沿線。許多農村群眾網購后,必須自行到場鎮甚至縣城的物流企業代辦點取件,無形中增加了經濟與時間成本。在這種情況下,就更不用說“農產品進城”之事了。不少居住相對偏遠的農村群眾,至今未體驗到網購的樂趣,也未享受到足不出村網銷自家農產品的便利。
發展農村電商的先決條件是擁有高效便捷的物流保障。筆者建議,在推進電商進農村工作中,地方政府應做好以下工作:一是出臺政策鼓勵更多物流企業在鄉鎮和村組設立代辦點,從而織密快遞投遞服務網絡;二是創設公益崗位,組織村干部或熱心公益事業的群眾參與快遞的“最后一公里”投遞,降低投遞成本;三是建立體制機制,確保下鄉的快遞得到及時、準確投遞。總之,就是要打通物流“最后一公里”這一關鍵“瓶頸”,切實推動農村電商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