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重慶商報 發布時間:2016-8-16 8:23
商貿老板將不必再擔心物流商卷款跑路。記者昨日從市物流與供應鏈協會獲悉,我市首個針對專業市場的物流共同平臺正式上線,由九州國際汽摩城數千家汽摩配件企業聯合物流協會旗下零擔分會打造,平臺可以通過貨物保險、誠信審批等制度,把控貨物運輸中的風險,和物流商卷款跑路的風險。
過去:代收貨款靠“人品”
石橋鋪汽配商蔡女士告訴記者,在大宗商貿行業,如果不通過物流公司代收貨款,當貨物發往下游后,下游商家往往采取“拖字訣”。無奈之下,上游批發商只有選擇令信得過的物流公司代收貨款,并付給一定服務費。
然而,正是這種“靠人品”的生意,給貨款的消失埋下伏筆。去年,某物流公司老板帶走了近千商家約2000萬元的貨款跑路。據商報記者了解,事發前該物流公司每天代收貨款的現金流上百萬,但這些錢都是打到老板的私人賬戶。代收貨款時,也沒有相關憑據,與上游商家之間的結算,也僅憑代收款兌換憑證。
現在:平臺監管提升門檻
據市物流與供應鏈協會零擔分會會長陳協洪介紹,我市首個針對專業市場的物流配送平臺——車國勤牛供應鏈管理信息系統平臺上線后,物流商卷款跑路的事件就會大為改觀。
物流商家進入平臺,需要達到平臺的準入誠信條件,達到引導和約束物流企業的目的。“也可以把控和降低貨物造成損壞和遺失的風險。”陳協洪說,平臺聯合保險、金融等企業,完善貨物運輸保險制度,最大限度規避承運人因意外造成的貨物損失賠償責任,并解決車主的后顧之憂。
陳協洪告訴記者,該平臺預計將可以為30萬臺以上運輸車輛提供定位、信息、金融等服務,為1萬家以上的生產制造企業、第三方物流企業及運輸公司提供信息管理支持。
影響:引導資源整合
汽摩商會常務副會長、九州國際汽摩城副董事長張旭向記者表示,車國勤牛供應鏈管理信息系統平臺意味著九州國際汽摩城商家,率先與物流商一道,在物流環節實現互聯網化,通過透明、公開的管理制度,解決行業貨款代收痛點。
張旭表示,信息平臺可以引導各個專業市場在行業協會的帶領下進行自我資源整合,建立專業的合作物流平臺公司。
陳協洪介紹,平臺可以整合多方社會資源,提升商貿物流效率。比如,通過利用閑置資源設置公共倉儲,覆蓋重慶大街小巷,最終形成網絡化、智能化管理,實現城市共同配送,讓主城區的小貨車數量減少30%,減輕交通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