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山東物流網 發布時間:2017-5-15 8:7
表1全球網絡零售市場規模及預測表2中國網絡購物市場規模
表3 2016~2010年中國快遞量規模預測
快遞企業利潤承壓,智能化升級需求迫切
隨著快遞業競爭日益激烈,快遞單價逐年下降,國家郵政總局發布的《2015年快遞市場監管報告》表明,2010年至2015年間,全國快遞平均單價由24.6元/件下降至13.4元/件,下降幅度接近50%。
目前快遞業內派送環節主要通過人工直接進行派送,人工成本的不斷上升,快遞企業在派送費用支出占比逐年上升,根據公開數據,2013年至2015年,圓通速遞在配送費用方面的支出從26%上升至35%,而申通快遞從41%上升至51%?爝f企業迫切需求降低人工成本及提高整體物流效率的方式,而智能化物流解決方案正是答案之一。
新興智能物流裝備崛起
相關數據顯示,中國物流系統市場規模2013、2014年分別達到360億元、424億元。未來幾年行業整體增速在20%左右,預計2019年市場規模將突破千億元。雖然與發達國家相比,中國物流裝備技術水平尚有差距,但立體倉庫、輸送分揀系統、AGV、智能快件箱等新興物流裝備已步入快速成長期。
自動化立體倉庫可實現倉庫高層合理化,使存取自動化,操作簡便化。據不完全統計,中國累計建成自動化立體倉庫數量已超過2500座,并以每年400座左右的速度穩健增長(表4)。2013年中國倉儲自動化普及率平均水平為20%,而發達國家的平均水平已達到80%。其中,煙草、醫藥、汽車行業分別為46%、42%、38%,需求依然強勁。為了適應電子商務對物品快速流通的需求,輸送與分揀系也正在向著智能、快速和高效的方向迅速演化。2014年中國自動輸送機和自動分揀系統市場規模分別達到116億元和50億元,預計2017和2018年將分別達到255億元和142億元。目前最先進的交叉帶分揀設備每小時處理物品數量1.6萬件,同時把錯誤率控制在0.1%左右。
表4 2013~2018年中國自動化立體倉庫市場規模
此外,隨著中國工業產業轉型升級,智能機器替代部分人工是不可避免的趨勢。各行各業如汽車、家電、醫療、食品、化工、軍工等行業對AGV的需求呈現旺盛增長態勢。2015年中國60多家廠商的AGV銷量新增4280臺,同比增長34%,新增需求主要來自汽車、電商、3C、煙草等行業。
雖然目前中國物流業自動化處于起步階段,但毋庸置疑的是,現在中國是全球最大的AGV小車等工業機器人的需求市場。根據天星資本研究所的數據,2015年國內AGV市場規模約5億元,預計2017年約11.25億元,長遠來看AGV的發展空間還很大。
智能自提柜在國外已有10多年歷史,中國的智能快件箱行業起步于2012年,在快遞單價持續下行、快遞員人工成本上升及交付時間沖突等多方面因素的推動下,2013年下半年開始行業進入快速發展期。
智能快件箱運營公司如豐巢、速遞易、富友、中集等智能快件箱運營企業如雨后春筍般涌現,在全國范圍內進行鋪設。公開資料顯示,全國2015年的鋪設量為7.1萬組;同時按照菜鳥網絡的披露數據計算,截止到2016年6月底,全國擁有智能快件箱超過12.9萬組。結合未來快件數量的增長及智能快件箱的滲透率,預計到2020年國內智能快件箱的市場容量將達到37.5萬組,未來幾年智能快件箱市場需求強勁(表5)。
表5 中國智能快件箱市場容量及預測(單位:萬組)
目前歐、美、日等國際企業技術領先、產品豐富,高端市場優勢明顯,占據中國三分之二的市場份額。盡管中國在技術、規模、經驗等方面與國際企業存在一定差距,但是中國具備完整的產業鏈,同時產品擁有高性價比,本土化服務能力強。
此外,資本助力加速技術創新,物流裝備業務迎來高速發展時期,不少上市公司開始發力智能物流裝備業務。目前國內智能物流裝備相關業務的上市公司共有17家,總市值超500億元,他們無疑都將是市場新的推動力。
經濟新常態和產業升級背景下,智能物流技術與裝備的優勢逐漸顯現。同時,作為工業4.0重要組成部分,智能物流已是大勢所趨。隨著電子商務的迅猛發展以及民眾消費方式的改變,物流模式由傳統的大批量少批次向小批量多批次迅速轉變,同時帶動了快遞業務的高速增長。
面對龐大的訂單量,強大的智能物流設施設備的應用勢在必行。未來還將有智能機器人、無人駕駛飛機等先進技術應用其中。毋庸置疑,在快遞企業不斷擁抱大數據和互聯網的背景下,中國智能物流正在迎來大幅增長的階段,市場變革的號角已經吹響,智能物流蓄勢待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