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閩北日報 發布時間:2017-8-22 7:48
受制于區域經濟發展水平等因素,南平市快遞業整體發展水平和市場期望還有相當差距。
面對南平市快遞業企業規模小、各縣(市、區)發展不平衡、區域集聚效應不明顯的挑戰,南平市加大投入,開足馬力,著力改善快遞企業的生存環境,提升我市快遞業的整體競爭力。
目前有關部門已在統籌謀劃,推進建立市級快遞分撥中心和縣級快遞物流園區,發揮資源集聚的新優勢,爭取早日形成“一心十園百點”的寄遞物流格局。
郵管局 快遞業務集聚效應不明顯
數據顯示,南平去年快遞業務量和快遞收入均排在全省第八,但市場規模的增速卻相對靠前,去年南平快遞業務收入增長和快遞業務量增長分別位居全省第四和第五。
南平市郵政管理局工作人員表示,快遞的業務量往往與一個地方的經濟發展和電子商務水平密切相關,像經濟發達的福州、廈門以及全省優勢鞋服產業、工藝美術產品基地泉州、莆田這四個城市,其快遞業務量和業務收入占全省的比重都在85%以上。與之對應,閩北快遞業務發展不平衡,延平、武夷山的快遞業務總量在閩北居前,光澤、順昌的業務量卻很少。
此外南平市沒有快遞中轉集散中心,快遞業務的集聚效應不明顯,嚴重制約了南平市快遞業的發展。比如南平市在業務量和業務收入方面都優于三明市,但是三明沙縣目前已建成了服務體系完善的物流園區,大部分快遞企業都在沙縣設立了分撥中心,造成發往南平的快遞包裹經福州、泉州中轉再到三明分撥至南平各網點。
市郵政管理局工作人員介紹,目前南平已在規劃建立具備區域性中轉樞紐功能的市級快遞分撥中心,將充分發揮南平市地處閩浙贛三省交界的區位優勢,通過提供中轉及其他增值服務擴大南平市快遞產業地域輻射范圍。
專家 加速建設快遞物流園區成當務之急
談及南平發展快遞業最需要改善之處,武夷學院商學院物流管理系王東方博士表示,應加快本市快遞物流園區的建設,每個縣市(區)都要有自己的具備完整服務體系的功能型園區作為快遞業務中心。“快遞物流園區的建設最直接的效果是可以整合現有快遞業的力量,發揮集聚優勢和效應,但終極的目標或說長效機制是促進區域經濟的整體發展。”
王東方介紹,“南平一些地方快遞業務量不小,有的區域企業需求也很大,但是快遞企業的服務能力不足,造成一些電商企業,為節約成本,只好將貨物轉到外地分發。”
閩北擁有品質優良的農產品資源,具備發展電子商務的優越條件。“但是閩北本地優勢的農產品加工業少,不少縣市的農產品加工還是農民的合作社在做,規模不大,產品也沒有進行相關的認證,企業化水平不高,產業化程度不足也是一個問題。”王東方表示,農村電子商務的發展,較之城市對快遞物流的依賴性更強。特別是生鮮果蔬,對包裝、溫控、時效等有嚴格的要求,以目前我市分散的快遞運營模式和整體規模水平,難以勝任這種標準的快遞要求,必須發揮快遞園區的集聚優勢。
王東方認為,要充分挖掘快遞業的潛力,就必須改變現有的粗放式運營模式,走科學化、精細化、集約化的發展道路。目前南平大部分民營快遞企業尤其是以加盟模式運營的企業自身的綜合服務能力和業務水平,包括規模、人員結構、辦公條件、設備、場所都是制約發展的重要因素。如果不在短期內解決這些問題,將難以適應未來快遞業急速發展的形勢。因此,加快南平市快遞物流園區建設、提升快遞業整體服務水平,勢在必行。
規劃 “一心十園百點”的物流格局
據了解,目前南平已在謀劃建立具備完整服務能力的綜合型快遞園區體系,爭取盡早形成“一心十園百點”(一個快遞分撥中心、十個縣級快遞物流園區、百個鄉鎮快遞配送站)的寄遞物流格局,降低快遞企業的物流成本,提升快遞服務效率。
據南平市郵政管理局相關工作人員介紹,我市未來將在充分考慮南平快遞產業發展現狀的基礎上規劃南平市快遞物流園區,按功能、規模設置 “市級快遞物流園區-縣級快遞物流園區-鄉鎮級快遞配送站(收派點)”三個層次的快遞網絡節點,在設施布局上形成“一心十園百點”的快遞物流空間布局,在整合快遞運輸資源基礎上,通過開展共同配送、集約化運輸等先進的物流模式,實現三個層次快遞網絡節點間的無縫、高效銜接,最終構建功能完備、業務覆蓋無死角的南平市三級快遞物流服務體系。
據測算,預計到2020年,全市快遞業務規模將達到1.5億件,未來的市級快遞物流園區規劃建立在建陽區將口鎮芹口村,到2020年需求總面積近5萬平方米。根據武夷新區規劃,將口片區重點發展物流、商貿等產業,培育新興中心城市的交通樞紐中心、物流中心、商貿中心。此處位于武夷新區中心位置,未來將成為南平的中心物流節點,交通條件便利,擁有航空(武夷新區機場)、高鐵、高速公路為一體的便利交通網絡,峰福鐵路、合福高鐵、浦建龍梅鐵路、寧武高速公路在此區域交匯,具備建設市級快遞物流園區的基礎條件。
市級快遞物流園區將充分利用其位于南平市新的行政、經濟、交通、文化中心的區位優勢,為南平地區的快遞企業提供集散、分撥服務;還將具有為南平市及其周邊區域提供國內外中遠距離的快遞分撥、中轉服務,吸引本地大型電商企業建設配送中心,成為城市配送關鍵節點等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