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筆記俠 發布時間:2017-10-17 8:45
今天主要從我個人感受到的互聯網帶來的危機感入手,談談產業互聯網的上半場,消費互聯的下半場,以及對B2B電商成功要素的思考。
一、互聯網帶來的危機感
兩年前,我離開央視,很多人問我腦袋是不是壞了,在如日中天的事業上,從多少人羨慕的崗位上離開。
我認為,世界上有兩種人:一種是留不住的人,一種是哄不走的人,這兩種人其實是對于一個企業、組織,或政府而言的。
2015年,我44歲,中央電視臺規定,,新聞聯播的主播崗位,到了52歲就必須要退居二線,于是,我的幾位老師先后離開了這個崗位,轉到幕后工作。
我可能是唯一一個沒有等到52歲,主動選擇離開的主播,我希望能夠規劃好我未來的人生。
今天是一個怎樣的時代?今天是ABC+LT的時代。
什么是ABC?A代表的是AI人工智能,B代表的是大數據,C代表的是Cloud(云計算)。ABC加上物聯網離我們越來越近。
LT是Language Translation,數據處理。
2016年圍棋大賽,AlphaGo擊敗了李世石,所以大家覺得人工智能在這一天進入了元年,但其實60年前(1956年),在美國的達特茅斯,就已經舉行過圍繞人工智能的會議。
這60年間,人工智能并沒有太大的突破,包括在未來的20年,可能也不會有太多突破,但我作為一個電視主播,有了一種危機意識:
在2015年,我看到老師們逐漸因為年齡退居幕后,更看到了包括AI在內的一系列技術,我思考了它們會對我所在的行業帶來怎樣的沖擊。我認為AI很有可能率先在語音、視覺識別領域做出一定突破。
科大訊飛經過20年的時間,讓我們看到了人工智能在語音領域的突破。手機導航有各種語音版本,郭德綱版、林志玲版、周星馳版等等,難道是他們親自錄了這么多語音嗎?沒有,這些都是通過語音解析、合成的技術實現的。
通過對抗學習(一種優化算法)可以讓機器模擬、生成、輸出,它的相似度、準確率可以達到95%,甚至是98%以上。
我想,如果把我過往20年播出的所有聲音交給一臺機器解析、輸出,我的聲音完全可以做一個配音員的工作。AI技術給我帶來了危機感。
同樣,對于每一個個體而言,這個世界上也只有兩種人:一種人什么苦都能吃,但是就吃不了學習的苦;另一種人很多苦都吃不了,但是卻知道必須要學習,要吃學習的苦,甚至終生學習。
學習讓我有格局、有遠見,讓我能夠看見在未來有什么樣的機會和挑戰,讓自己不僅知,還能把知與行有機結合起來。
我今天能夠站到這里跟大家分享,是因為在我的生命中,有一個又一個善良的人幫助我,讓我擁有了看見的能力、思考的能力、判斷的能力、實踐的能力。
從90年代開始接觸互聯網,到今天,我成為一個互聯網創業者,我看到了什么?這就是我想跟大家分享的產業互聯網的上半場,消費互聯的下半場。
二、我們已經進入了消費互聯網的下半場
互聯網起步于信息互聯網,信息互聯網解決了信息的不對稱和不平等的問題。
曾經,大家通過門戶網站獲取新聞,它們不生產新聞,只是新聞的搬運工,因為它們沒有生產新聞的資格,沒有采訪權,也沒有記者。但是它們把海量的信息匯聚在一起,再進行分發,讓我們每個人快捷、方便、海量、平等獲取新聞。
而今天處在一個信息爆炸的年代,信息的生產、獲取與20年前完全不一樣了,我們每一個人都可能是信息的生產者。
新聞生產的競爭越發激烈,新聞的同質化也越來越普遍,其實比鋼鐵行業還要產能過剩,急需供給側改革的是信息生產行業。
信息互聯網已經發展了20多年,到今天我們已經進入到了ABC的時代,如何滿足每一個消費者,提供精準的服務?這個行業需要再一次結構升級。
經歷了信息的連接和去中間化、去中介化的發展歷程之后,接下來我們可以做什么呢?消費互聯網。
你要解決什么呢?要解決支付體系的建立,解決信用評價體系的建立。雖然它的底層是技術,但再往上一層是信用。
等你被相信了之后,要有能力迅速地找到用戶,使用戶能夠迅速地支付,同時還要有快捷的物流、配送系統。
今天在世界上的任何一個角落,無論是通過阿里還是京東,通過各種垂直的消費電商,都可以以公平的價格,優質的服務,快捷的配送,獲取我們想要的東西。
在獲取生活資料上,已經變得越來越平等。那么,等我們完成了生活資料的互聯網化,和生活資料獲取的消費互聯網打造之后,接下來會進入什么階段?
我的判斷是,今天可能進入到了消費互聯網的下半場,要進一步調整結構和優化。
而在傳統產業與互聯網的結合上,尤其在產業互聯網未來的發展上,我們剛剛進入上半場,未來還會蘊藏著巨大的機會。
三、企業成功三要素
企業家在進行投資和業務拓展的時候,無疑要看環境、未來的趨勢。我們都希望成功,都希望規避風險,因此我們需要天時、地利、人和。
消費互聯網的大環境、未來大趨勢是什么?
1.地利
今天,中國已經進入經濟高速發展階段,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最大的優勢在于我們擁有近14億的人口,有著廣泛的市場,可以預見未來如果有30到50年和平發展空間。
按照目前的發展速度,中國會成為世界第一大經濟體,我們的人均GDP會達到現在的4倍,也一定會成功走出中等收入陷阱。
但是這個過程一定涉及到產業調整——產業一定會向消費升級靠攏,我們也要注重質量和服務,讓產業結構向中高端躍升。
基于這樣的判斷,在未來10年,供給側的結構性改革,將是一個長期的,由政策推動的過程。
每個行業都有緊迫的需求——面對新的經濟增長速度,有著結構調整升級的壓力,要轉型、升級。
而它的基礎架構已經基本完成,無論是從供方還是需方來講,互聯網化和技術的信息化,已基本完成了,我們具備了改革的條件,這是地利。
2.天時
縱觀一個行業發展史,可以看到很多行業都是在一開始供不應求,然后因為市場作用,資金看到了機會,因為資金的逐利性,開始拼命投資。
比如,90年代是電視的黃金時期,同時就會帶來電視生產廠家的黃金時期,也會導致資金的涌入。隨后,電視生產的產能過剩,流通渠道開始倒逼,這個行業就逐漸成熟化。
因為有了投資的驅動,一系列的制造業開始誕生,最終通過市場的進一步整合,這個行業的集中度逐步升高。
到了今天,幾乎各個行業的發展都有了互聯網的介入,誕生了大的品牌,會促進行業的集中度升高,也一定會通過大型零售企業的誕生,反向推動生產和制造,讓生產和制造能夠迅速地響應市場的需求,進行自己的結構調整。
3.人和
任何一個人創業,或者任何一個機構做投資,首先考察的是人和團隊,以及價值觀。
我當初選擇找鋼網,是把自己投資進了這樣一個團隊。加盟這個團隊之后,我的價值觀和它的價值觀一定是吻合的。
4.痛點
選擇團隊之后,我會思考:
這個行業有什么痛點?
我能夠提出什么樣的解決方案?
它未來的成長空間到底有多大?市場規模和想象力會是什么?
它是一個市場化程度高,還是市場化程度非常低的行業?
它是一個競爭非常激烈的,還是基本上就沒有競爭的行業?
它是一個價格劇烈波動的,還是年初到年尾用一個價格就可以鎖定的行業?
5.風險
每一家公司都想要減少風險。
對于一家創業公司,我們找鋼網最害怕的就是來自政策不確定性的風險。
我們當初分析:在2015年中國鋼鐵行業寒冬到來的時候,通過供給側結構性的改革,落后的產能會被政府強力地打壓和削減下去,市場價格會從低點有一定反彈。
果不其然,2015年,中國的鋼鐵價格跌到了每噸1600塊左右,但到了今天翻了一倍還不止。
四、如何做B2B電商?
1.B2B電商品類的特點有哪些?
第一,標準品更可能成功。
目標品類在市場上有標準品,也有非標品,但是最有可能成功的應該是標準品,尤其是面對未來風險的時候,你要考慮,如何保證質量和處理投訴。
在這方面,標準品相對不需要太多的擔心,而且也有很多后續服務可以優化。
第二,目標品類的市場購買一定是多頻的。
鋼材雖然不同于高頻的生產資料,人們不可能每天都去買鋼材,但至少應該是多頻的,一周至少要有一次。
第三,目標品類應該是走小客單價。
如果它是一個高客單價的話,經銷商可以直接跟廠家談,得到批發價,我們就不應該在零售市場上花高價買。正因為你沒有溢價的能力,你每一次購買都是小客單價,那你必須要接受零售的價格。
第四,這個品類的價格一定是頻繁波動的。
這是至關重要的一點,如果一年到頭是一條直線的話,那就好比人的心電圖變成了一條橫線,就沒有機會了。
電商做的是零售,不是批發。批發可以在年初簽一個大單,走大客單價,是低頻、價格沒有任何波動的,那不需要借助互聯網。借助互聯網的銷售一定要去中介化、去中間化。
當然,今天的互聯網電商平臺也是一種中介,只不過是去除了小型中介,讓這個市場中留存一些大的、讓人信賴的中介,并且打通支付和物流配送。
從品類特點上來看,我們有了這樣一個基本框架。
接下來,我們每一個創業者,不僅要考量進入的時機,還要考慮針對這個行業痛點的更好解決方案。
以找鋼網為例,希望通過我兩年的創業歷程,給大家做一個模型的概述:
鋼廠的痛點就是價格一路下滑,以前你要找關系、批條子,中間的層級很多。
我們的一位部門總經理說,在做傳統鋼貿的時候,辛辛苦苦找關系,這批鋼材在市場上轉了19次,再賣出去的時候,還有錢賺。這在今天是難以想象的。
所以,我們要盡可能地把中間環節打掉。
在庫存上,庫存商的痛點是希望能夠更好地把握社會的庫存,賣得更多,達到盈利;
買家的痛點是希望可以一站式解決所有需求,提高效率,甚至是一站式買了所有的產品之后,加工、物流乃至賒貨和金融支持環節,都能有人直接提供。
基于這樣的行業痛點,我們一步一步地做解決方案:
就像信息互聯網一開始是信息的搬運工一樣,找鋼網的B2B電商在1.0的階段,也一定是一個鋼鐵的搬運工,但是我們把更多的鋼廠匯聚在這兒,把咨詢和交易集合在這個平臺上。
所以,如果說B2B的1.0只是咨詢的提供,那找鋼網直接進入到了B2B的2.0階段。
2.B2B電商的發展趨勢
這個行業已經發展到了必須要用B2B電商,來改變它的銷售渠道、提升流通效率、降低各項成本,并且也要迅速響應客戶需求,及時做好自己生產規劃和結構調整的時間點。
作為上游生產企業,我們要去中間化。原來,生產企業一次性批發給幾個大貿易商,不關心后面的所有環節,終端客戶到底有怎樣的需求,因為所有的產品都是供不應求的。
但今天,市場逆轉了,生產商需要知道客戶到底有怎樣的需求,以便衡量自己是否有能力快速響應,并且使生產成本可以降到足夠低。
對于下游,客戶希望享受一站式全產業鏈的服務,那么B2B電商的發展趨勢就從1.0的信息提供,經歷2.0的信息加交易,到了3.0的階段——供應鏈服務。
我提到的B2B的3.0階段,核心是供應鏈的服務。2016年,找鋼網開始進入B2B3.0的升級版,從一個鋼材的搬運工,進入鋼材的產業鏈的服務,再到供應鏈的進一步優化、升級。
我們進行數據的生產和數據的服務,還包括我們在生產端,引入了工業智能化,無論是采購還是生產的排期,從整個系統的各個方面,用新的技術讓每一根鋼材、每一個板、每一個卷,都有身份證,讓它全程可追溯,這其實就是對工業智能的布局。
3.B2B電商成功的核心點是什么?
首先是一個橫線,這一橫,要足夠平、足夠長,把資訊、交易、支付信用評價等在這一橫上做到極致;
接下來進入3.0時代,要把一豎做得更好。
我們提供的一站式服務是供應鏈優化的服務,你買完了鋼材,可能有各種各樣加工的需求,你買的是標準化的產品,但是也有非標化的需求需要響應和滿足。
加工之后,還需要車運走,滴滴等一類產品是做不了的,所以我們搭建了一個胖貓物流,類似滴滴“貨車”的概念。
還有我們的胖貓金融,實際上帶來的是一個賒貨和金融支持,可以給它三天的免息期。
這樣的一條龍式的供應鏈優化服務,讓這個平臺上的每一個訂單,都包含了所需要的資金支持,配送的時間、地點和對象,加工的具體需求,以及后續的所有服務。
任何一家互聯網公司成長起來后,都是一個數據的生產商和服務商,都具有媒體的屬性,我們也在打造一個類媒體的平臺。
我通過一個指數APP產品,更精準地把握價格走勢,讓我和客戶的黏性更強。
在這個信息的社區當中,他們能夠不停地進行討論,客戶的交易行為可能一周只有一次,但是可能一天打開無數次APP,黏性是通過一款帶有媒體屬性的社交化產品達到的。
五、B2B電商成功的關鍵
1.B2B電商成功的關鍵,我們總結下來是這四點:
首先,你要有能力把所有的資源聚合在這個平臺上。既要把前端的B聚合過來,也要讓后端的客戶,盡可能地過來。
目前,找鋼網前端擁有103家鋼鐵生產企業,后端每天都會有采購的活躍用戶(5500家),這樣就形成了資源聚合,也變成了這個行業的一個流量入口。
形成流量入口后,打通全產業鏈,做黏性,做更多服務,還要優化服務響應。
這種服務不僅僅是為我們的終端客戶,對指導鋼生產也有很重要的作用,這些布局也對這個目標有考慮。
產業互聯網在鋼鐵行業,有了幾年的探索,它在實際助力供給側改革,提升的是效率,做的是服務的優化,沉淀下來的是數據,而這一切最終是給B2B的兩端帶來價值。
在消費互聯網的發展階段,消費還沒有升級,價格的差別明顯存在,撮合市場的更多是廣告和媒體屬性。
我們更關注市場營銷,因為大家都在比價,低一塊錢,可能就賣得出去;多做一些市場推廣和營銷,甚至是多做一些店小二的工作,市場就會給多給我一個位置,那個位置就會用戶吸引眼球,被大家看到。
在價格敏感時期,一定是注重營銷超過注重質量,注重價格超過注重品質,也一定會是一個劣幣驅逐良幣的市場。
如同今天仍有假貨存在,但是我們的目標仍然是建立一個良幣驅逐劣幣的市場,怎么做到?這就是一開始所強調的,我們的價值觀。
如果你真正想做一個負責任的企業,你對于價值的認識,就不能僅僅是賺錢。我想到的價值一定是立體化的價值,經濟價值第一,社會價值第二,文化價值第三。
找鋼網是一個社會型的企業,我還希望這個企業有品牌,能夠在社會上有影響力,能夠讓我的價值觀傳承下去,形成我的企業文化,影響更多的人。
我們每一個企業家,最核心的一件事就是要聚攏一大批和你一樣,有著正確價值觀的人,奔著那個正確的方向去努力,為這個世界留下經濟價值、社會價值和文化價值的綜合體。
大家可以看到,我們通過透明的信息,通過整個產業鏈和供應鏈的優化,去除了不必要的中間化,也大大地降低了市場的炒作因素。
而這個市場,在未來一定會發展,從鋼鐵的搬運工變成數據的賦能商。
2.數據如何賦能傳統產業升級?
人類經歷過三次工業革命,第一次是資源密集型的,蒸汽機的時代到來之后,有資本投入,買蒸汽機替代人工,但是它的邊際遞減效應會逐漸出現。
1840年,中國經歷了鴉片戰爭,那時起我們才開始反思,為什么西方已經進入工業文明,而我們還處在農耕文明,思考怎樣完成從農耕文明向工業文明的轉變。
所以,在過往的100年當中,中國人一直在探索。
我們從農耕文明進入到工業革命,其實只有100年的時間,在這個過程當中,又疊加了一次網絡的革命,接下來又進入到了IT到DT(Data Technology,數據處理技術)的工業智能的時代。
所以今天我們講工業4.0、中國制造2025、工業互聯網、產業互聯網,都是因為時代已經到了,它不以任何人的意志為轉移,你不進行改變,你就沒有機會。
那么,是誰在推動這樣的發展呢?
擁有先進制造業的強國,如德國、美國、日本,還有我們中國,都希望能夠做出順應這個時代發展的正確的布局,誰又會來助力我們的布局呢?
我想,很重要的一點,就是我提到的ABC時代,是ABC時代加上流通渠道的建設,再加上商業模式的構建。
最終,數據將是我們的核心,大數據的分類包含著內部數據和外部數據,挖掘每一個行業的數據,無外乎內部和外部數據的整合。
那我們怎樣用數據賦能整個制造業?
從消費者的數據分析,我會有定向的市場營銷,會有針對性的產品設計和研發,以及非常精準的產品計劃和生產。
當然,還會根據用戶的需求進行供應鏈的優化、流程的優化,推動決策的科學性。
根據埃森哲2015年工業互聯網洞察報告,我們可以看到,在當下和未來,65%的企業會將工業互聯網技術和大數據,作為提高生產率的關鍵技術之一。
今天,我們遇到的挑戰在于,我們進入了經濟新常態,正處在雙高過程,還要不同程度地面臨新技術帶來的挑戰。
那么,尤其是從經濟學家的角度來講,怎樣提高全要素的生產率,就顯得尤為重要,就要集合資本的力量、技術的演進,大數據會實時感知和預測,也會縮短生產的周期,提升我們的效率。
當效率提升了之后,自然而然會使我們的生產成本、資金成本,人力管理成本等各項成本降低。
經過探索,我們在找鋼內部形成了完整的數據管理體系雛形。
比方說,作為一個管理者,我手上除了有對外的找鋼指數以外,還有胖貓內參:對外的找鋼指數,這個月進入到了4.0版,也開始有了收費的服務;內部的管理體系,我在胖貓內參中可以看到每天的交易數據,細化到鋼貿的物流、金融、加工、倉儲、出口等方面的數據分析、成本分析,以及風險分析。
對于外部體系來講,這個找鋼指數系統,目前能夠做到,每5分鐘自動生成市場的實時價格,真實可信,及時快速。
電商行業歸根結底重要的還是信用因素,當你不能提供和沉淀下真實可靠的數據,不能贏得市場,通過我們的分析,你在做金融服務、物流服務、交易服務的時候,會很難防控自身的風險。
六、競爭之下,幸存的區域在哪?
馬云說,要讓天下沒有難做的生意。這個夢想正在逐漸接近現實,它之所以能夠接近現實,實際上是基于對人性的考察。
人性是什么?人天生就是懶惰的,即便看到未來標準化的工作會被機器人所取代,人們仍然還會懶惰;人是自私的,人是貪婪的,永遠有各種各樣的需求,又不想付出。
可這個世界一定存在巨大的競爭,競爭之下,幸存的區域在哪?幸存者會是誰?
面臨今天的社會和挑戰,我們可能還不能對未來給出清晰的判斷,于是我們聚在這里分享、學習,我的分享只是我一家之言,不一定代表著正確,但希望通過分享,豐富你的頭腦,讓你逐漸走出焦慮。
IDG熊小鴿說下一個BAT將在B2B的行業出現。因此,消費互聯網的下半場,產業互聯網對傳統產業的升級改造,會有一個比消費互聯網速度更快的增長。機會到底在哪里,你有你的判斷,我有我的行動,我們一起加油,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