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質量報 發布時間:2017-10-23 8:26
10月14日,湖北秭歸貧困村馬家壩村,蘇寧為數百橙農送來了福音。在今年“雙十一”,蘇寧將雙線助力秭歸臍橙打響自己的“10萬+”。線上,通過蘇寧易購中華特色館等流量資源,線下,聯手眾多廠商采買宣傳,目標銷售10萬斤臍橙。
蘇寧秭歸館作為蘇寧第一批中華特色館,在去年開展血橙眾籌活動時就全線爆發,活動達成率604%;去年11月蘇寧O2O購物節,線上秭歸館1小時銷售5.5萬斤,雄踞特色館榜首。
與此同時,被譽為“中華橙王”的贛南原產臍橙將再度登陸蘇寧易購中華特色館,雙十一期間面向全國吃貨開賣。
作為農業大市,贛州是贛南臍橙的原產地。盡管贛南臍橙的品牌聞名已久,但原產于贛南地域的臍橙卻因為地理位置問題,種銷信息溝通缺乏而長期面臨滯銷難題。然而,在蘇寧易購的搭橋引線下,“果汁濃郁,甜過初戀”的贛南臍橙“觸網”熱銷,深受消費者喜愛。
把小橙子做出大文章,打響了當地橙果的品牌影響力,類似的案例還有很多。近年來,借助覆蓋全國的線上線下渠道,蘇寧幫助中西部貧困地區加快優質農副產品上線進城,湘西鳳凰的蜜柚、四川石棉的黃果柑、山東煙臺的大櫻桃、河南靈寶的大蘋果……全國不少地方的特色農產品,得以走進千家萬戶,甚至變成了暢銷品。許多農產品不但銷售渠道打通了,品牌也逐漸樹立起來。
貧困地區有優秀的農產品,蘇寧就幫助他們賣,通過眾籌平臺、中華特色館以及眾多營銷資源,幫他們打造品牌。雙十一期間,蘇寧易購還打造扶貧專場,落地精準扶貧實訓店,把中國味道全面推薦給消費者。
10月17日,蘇寧易購“扶貧專場”應時上線。蘇寧易購中華特色館集結108款,涉及42個國家級貧困縣的農特產品上線售賣。同步上線的“尋鮮記”活動,專門針對湘西貧困縣的臘肉、蜜柚等農特產品進行直播售賣。同時,雙十一期間,蘇寧易購將上線推出中華特色館湖南館。從“雙十一”到未來一年內,蘇寧易購中華特色館將把全國境內的代表性農特產品,全部“落戶”中華特色館省館,深入挖掘原產地臻品、打造品質“中國味道”。
受傳統渠道和消費方式的困擾,大山深處的優質農產品面臨“待字閨中”的尷尬境地。然而,不管是大聚惠、眾籌直賣等扶貧新路徑,還是“電商+直播”的新模式,蘇寧正通過智慧零售平臺把深山農副產品和城市消費者聯系起來,推動農產品上行,為農民創收。近兩年來,在全國農村市場,蘇寧已布局2000多家蘇寧易購直營店、400多家線上中華特色館,帶動回鄉創業就業青年超過1萬人,累計惠及200多萬農民。
值得關注的是,蘇寧的精準扶貧不止局限于貧困地區的農副產品,也惠及到當地的個人、農戶和企業。此次雙十一,蘇寧將首先在河北沽源落地全國首批扶貧實訓店,通過屬地化公司注冊、目標建檔立卡、貧困人員定向就業實訓、線上線下營銷技能培養、服務業務承接等方式,實現就業扶貧、培訓扶貧在當地。后續,還會在貴州晴隆縣、貴州黔東南州雷山縣和貴州石門鄉實現復制。
二手車電商靠什么活到“后天”
近日中國汽車流通協會發布9月份“中國二手車經理人指數”(UCMI)。數據顯示,9月二手車經理人指數為56.1%,處于榮枯線之上,市場交易活躍。該協會預測,基于以往數字,“金九”之后,還有“銀十”,10月份的市場需求和銷量仍會繼續增加,市場依然保持活躍。除在這兩個最好的月份之外,其他時候的二手車市場表現也都很好,也可以用“活躍”一詞表示。而這種勢頭正與該協會此前對我國二手車市場發展前景的總體預估相契——到2020年,全國二手車交易規模將達到2920萬輛,二手車與新車的交易比例將接近1:1。
這樣的預估當然是有根據的。外國人也看出了這一點。前不久,英國《金融時報》發文稱,中國二手車市場正在發生重大變化。到2020年中國的二手車銷量將達到2350萬輛,與新車銷量大體相當。這將是一個節點,因為其他大型市場的二手車銷量通常為新車銷量的2至2.5倍(美國去年前后兩者的銷量數字分別是3900和1800萬輛)。英國Piston咨詢公司的分析師稱,中國二手車市場有望在未來10年迎來爆發式增長。
“爆發式增長”意味著什么?意味著將有一個10萬億元量級的“大蛋糕”會出現,這會引來眾多“搶食者”。事實上,早就有人盯上這個市場,往里砸錢的人正在不斷增加。只從二手車電商的表現就可以看出一些端倪。數據顯示,2017年二手車電商平臺的交易增速遠高于2016年。尤其在“國八條”出臺之后,國內二手車電商迎來了難得的發展機遇,頻頻獲得資本青睞。僅今年上半年,二手車電商領域就至少有8筆融資,累計融資金額近百億元人民幣。前不久,人人車獲得了新一輪由滴滴參與的2億美元融資。再加上前兩三個月時間里,瓜子二手車和優信二手車也分別獲得了4億美元和5億美元的融資,二手車電商行業又得到了資本的青睞。這一切給人的感覺是二手車美好的未來就要開啟了。
不過,這時候該聽聽馬云的那句名言:“今天很殘酷,明天更殘酷,后天會很美好,但是絕大多數人死在明天晚上,見不到后天的太陽。”二手車電商的美好未來事實上也在“后天”,許多人恐怕活不到那一天。比如車來車往。9月29日,這家平臺的CEO謝磊向員工宣布,因經營虧損嚴重導致資金鏈斷裂,將進入破產清算程序。比它更早殞命的還有麥麥車、淘車之家、你我車平臺等,算起來已經不少于15家了。
真的是有人歡喜有人憂。就算是那些能夠得到市場眷顧,已經融到資金的平臺,也保不齊能否見到真正的“后天”,因為它們的資金鏈并不牢固,說斷也就嘎嘣兒斷了。此前曾有媒體報道,經營10年的二手車經銷商,出售二手裸車毛利僅為0.25%,凈利潤則為-2.2%。這樣一來,二手車電商平臺的虧損現象也就不難理解。要知道,二手車電商平臺動輒雇員上千人,少則數百人,單月人工成本就高達數千萬元。一旦企業缺乏盈利能力,輸血中斷,很容易出現資金鏈斷裂情況。
死者已逝,活著的似乎都在“今天”苦熬,能不能撐到“明天晚上”,它們誰都不敢打包票。就這樣熬著顯然不是個活法,要找到更好的路走下去、能走得更遠才行。怎么辦?有業內人士給出了一些建議,值得二手車電商們參考。比如,就跟共享單車存在的問題一樣,二手車電商也都是靠“燒錢”創業起家,但為了所謂的用戶流量,以虧損為代價的創業終究太危險,難長久。共享單車倒了那么多家,教訓足夠深刻。所以,對于初創公司而言,比起“燒錢”拉來用戶粘度較低的“好看”流量、體量,一開始就找準盈利方向和模式顯得尤其重要。
而已經實現盈利的優信二手車、人人車等電商平臺的經驗也表明,前期的“燒錢”要有節制,重點還得關注后期增值服務。目前業內也普遍認為,對于二手車電商而言,其重要的優勢還在于后端業務的延展性,通過交易與用戶建立聯系,在后端如金融、維修、保養等業務賺錢。在未來市場競爭加劇的情況下,與任何行業一樣,二手車電商要想取得生存機會,就必須把眼光放遠、放開,在更大的產業鏈上(比如開拓細分市場)尋找空間。特別是對于小企業來說,比起花錢做渠道、拉用戶,用心做內容和服務更實在,也更有收益。雖然一開始盈利小、增長慢,但這樣可以增加用戶粘性,同時增強自身的品牌效應。
畢竟,只要能量夠,“后天的太陽”可以自己造一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