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快遞柜甬城“跑馬圈地” 快遞業搶灘“最后100米”
來源:山東物流網 發布時間:2015-6-3 9:12
你住的小區安裝智能快遞柜了嗎?如今,快遞公司、電商企業都在“跑馬圈地”,以期在快遞行業“最后一公里”乃至“最后100米”的戰役中搶占先機。
快遞柜24小時不打烊
“以前不在家的時候,特別害怕接到快遞電話,收件是個難題。”家住鄞州區紫郡小區的劉女士告訴記者,如今,快遞員送貨的時候如果業主不在家,可以將快遞放在小區的一個柜子里面,然后通過短信發送驗證碼,晚上業主回家后就可以憑這個驗證碼取件,非常方便。
歡迎快遞柜的不只是“剁手黨們”,快遞小哥也成為它的擁躉。前天上午10時許,中通快遞的陳師傅到高新區綠城皇冠花園三期送快遞,他走到顯示屏前,熟練地輸入手機號。“每天要跑兩趟,有200票左右要送。”陳師傅說,快遞柜確實提高了投遞效率,也能減少風險。前幾天,他在別的小區投送化妝品,由于存放在門衛處出現了破損又沒有監控記錄,他只得按規定照價賠償。
記者走訪了海曙、鄞州、高新區等多處快遞自動代收服務點發現,市面上的智能快遞柜大同小異,均由一個控制平臺、多層箱柜以及監控探頭組成。操作上,快遞人員首先輸入手機號和驗證碼證明身份,然后選擇與快遞件大小合適的箱門,掃描快遞件條形碼并輸入業主的手機號碼,整個過程被監控完整記錄。
搶灘“最后100米”
快遞柜增多的背后,是眾多企業搶灘“最后100米”的商戰。統計顯示,去年,我市快遞服務企業業務量超2.1億件,同比增長79.4%。綜合街道、小區、寫字樓、商務樓宇、高校院所和機關院樓等場地的使用需求,寧波主城區快遞柜服務點需求量在3000個左右,缺口還很大。
我市郵政公司于2013年開始布局向多數快遞公司免費開放“E郵站”。截至目前,全市已建設全自助、人工+自助和全人工站點110個,其中主城六區77個。據悉,作為我省2015年十件民生實事之一,寧波將在年內補充建設“E郵站”300個。
“順豐儲物柜有自助寄件、快件暫存功能,目前在寧波已投放了89臺。”順豐速運寧波區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儲物柜可以用于文件、小型包裹的寄件,支持寄付月結和到付兩種付款方式,收費標準、時效與標準快件沒有區別。
加上社區便利店等自提點,截至目前,寧波已有郵政、順豐等快遞企業,京東、天貓等國內電商大佬,以及M6等本土生鮮電商,速遞易等第三方企業入局快遞業的“百米大戰”。
商業模式成隱憂
一味“燒錢”布局,商業模式卻不明朗,成為行業眾玩家的隱憂。相關統計顯示,快遞“最后100米”的費用占到整個物流配送成本的30%以上。有業內人士認為,快遞和電商企業布局智能快遞柜,是為了解決自身的“痛點”,但各家投放大都是自用,造成了重復建設和資源浪費。
就算是更加開放的第三方,也難避有些物業獅子大開口索要入場費的難題。“部分小區物業觀念老舊,對智能快件柜的入駐較為排斥;還有部分物業認為企業進駐能夠以此盈利,要求繳納進場費用。”相關人士表示,除了入場費外,智能快遞柜的成本高昂,布局一個點的成本在5萬元以上,還不包括長期維護費用。
此前,國內已有第三方企業嘗試超期保管費、寄件收費、廣告等增值業務,但效果并不理想,且部分合作快遞企業還有被獲取商業大數據的擔憂。截至目前,寧波市面上所有智能快遞柜仍未邁入收費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