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煙臺打造國際冷鏈物流基地
來源:山東物流網 發布時間:2015-8-3 9:40
經濟的發展,需要高水平的現代物流來支撐。隨著國家“一帶一路”重大戰略的實施和我市現代綜合立體交通體系的形成,物流業發展將迎來一個難得的歷史機遇,我市將重點落實《關于加快推動現代物流業發展的意見》,推動建設煙臺市物流公共信息平臺,努力實現我市物流業跨越式突破。
重點發展冷鏈和航空物流
記者從市經信委獲悉,近年來我市加快推進煙臺國際綜合物流園區建設。園區自2011年正式啟動以來,依托港口、機場、鐵路和周邊發達的高速公路網等區位、交通優勢,著力吸引經營大宗商品物流業務的國內、外知名企業入駐,重點引進大型國際化第三方、第四方物流企業。
目前,香港寰宇物流港總部、驊達冷鏈物流、海吉星國際農產品物流園等一批投資額過5億元的項目相繼落戶,園區累計落戶項目8個,總投資過百億元,實到外資2269萬美元,儲備了淡馬錫豐樹物流、寶灣物流、傳化物流、漢維電商、通宇物流等優質項目。這些項目將直接帶動全市冷鏈物流、農批市場、自動化倉儲、智能公路港、跨境電商等產業邁入全國一流行列,為中韓自貿供應鏈合作奠定基礎。園區累計完成固定資產投資20億元,基礎設施配套逐步完善,疏港西路、機場連接路、拉薩大街等園區主干道建成通車;50萬平方米生活服務區一期工程將于年內竣工。
為提高物流業發展水平,我市還提出實施差異化發展戰略,重點發展冷鏈物流和航空物流,建設以海產品為主的國際冷鏈物流基地,將冷鏈物流產業發展成為煙臺新興特色產業、藍色經濟強有力的增長極。煙臺安德國際冷鏈物流中心項目5萬噸的倉儲冷庫已投入使用,著力打造完善面向全球的安德國際冷鏈物流網,目前正與韓國現代重工洽談自動化冷庫合作項目,致力于將該冷庫打造成自動化冷庫的樣板工程。
3A以上物流企業達54家
培強做大物流企業,需要著力增強骨干企業實力。目前,全市規模以上物流企業達到150多家,其中年主營業務收入過億元的企業25家。
恒邦物流先后與中交三航、中國水電、萬華集團等大企業建立良好合作關系,成為300家知名品牌產品的經銷商和代理商,2015年1—5月份完成銷售收入10.7億元;益商物流現已擁有4萬平米的立體標準式貨架倉庫及3000噸低溫冷庫,配送服務覆蓋五區5000余家網店,合作商貿企業達到230余家。全市獲得國家3A級以上認證的物流企業達到54家,其中,5A級1家,4A級21家,3A級32家。
向現代物流業轉型升級,推進物流信息平臺建設是重要一環。目前,我市有自建平臺物流企業28家,山東朗越國際運輸服務有限公司投資開發的物流和關務操作平臺,成為煙威地區唯一一家實現企業-貨代-海關-商檢之間報關報檢數據無紙傳輸企業,實現了與富士康、德爾福派克、LG電子、斗山工程、通用汽車等煙威主要進出口企業的系統對接。煙臺益商物流有限公司與浪潮合作的萬商購電子商務平臺于去年12月19日正式上線運營,是國內首個專注于快消品行業的B2B2C電子商務平臺。山東齊暢冷鏈物流股份有限公司搭建的冷鏈信息平臺,實現了對供應商、零售商、運輸公司、倉儲設施的系統化、集成化管理。
物流公共信息平臺將運行
去年,我市出臺了《關于加快推動現代物流業發展的意見》。今年,我市將重點落實意見的。
采取“政府推動、市場化運作、企業經營”的模式,推動建設煙臺市物流公共信息平臺。目前,該項工作已進入方案的前期論證階段。此外,還將鼓勵國有、民營和外資等各類投資主體參與物流信息基礎設施建設。統一港口、機場、鐵路、物流園區、政府服務部門的信息接口標準,將物流信息平臺作為我市信息化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為物流企業實現信息共享創造條件,促進我市物流智慧化發展,進一步提升我市的國內、國際地位,加快推動我市向經濟和信息制高點邁進。
我市將加快推動一批重點集聚區的建設步伐,即規劃建設“一個物流公共信息平臺、四個國際物流園區、三個物流基地和九個物流中心”,形成覆蓋全市功能完善的物流網絡體系。在抓好開發區國際綜合物流園區建設的同時,重點推進國際冷鏈物流基地的建設,突出發展藍色經濟,打造以水產品冷鏈物流為龍頭,集總部經濟、保稅物流、冷凍倉儲、商品展示、金融物流、辦公商貿為一體的亞洲最大的水產品集散地,努力實現我市物流業跨越式突破。
我市還將通過以資產重組、合資、合作等多種形式,建立專業的物流公司,從事倉儲、運輸、加工配送等第三方物流業務,降低企業運營成本,推動制造業與物流業協調聯動發展。切實落實資金和項目扶持政策,加大對物流品牌企業的培育和引進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