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寧夏日報 發布時間:2016-11-29 8:33
快遞送貨通常在上班期間,一些人只能讓物業或周圍商鋪代收。代收的快件若出了問題誰來負責——
快遞堆成小山,居民擔心快件被冒領
今年“雙十一”,銀川市金鳳區中海國際社區居民張小姐網購近2萬元,近日,29個包裹陸續送來。“我白天不在家,自己沒法取件,只能讓代收點幫忙領取。”張小姐說:“這幾天代收點的快遞堆成了小山,真怕自己的快件被人冒領。”
記者發現,銀川一些小區門口的小商店、打印店、水果店、干洗店等大多成了“快遞代收點”“代收快件1元”業務火爆。
“代收商品是件麻煩事,業主和快遞公司時間對不上,我們也算為民分憂。”金鳳區中海國際社區門口一家便利店的老板對記者說。11月21日下午,記者在興慶區解放街一小區門房看到,大大小小的快件包裹隨意堆放在角落,取件人自己在里面隨意翻找,找到便拿走,隱患顯而易見。
在興慶區宗睦巷友愛小區,居民小李去門房取快遞,門房蒯師傅在一個登記了姓名和手機號的本子上劃掉了小李的名字。蒯師傅說:“快遞公司大都上午把快遞送到小區,這時業主家里通常沒人。為方便居民,我們免費提供代收快遞服務,專門記錄,就是要把收取信息弄清楚,免得出了問題好心辦壞事。”
不能只圖便捷,還應充分考慮風險
百世快遞公司快遞員小賈對記者說:“這幾天我每天的投件量都超過200件,只要有明確的收取記錄,一般不會出現冒領、丟件情況,但代收包裹損壞的事情卻比較棘手。”小賈說,為避免出現問題,他都和客戶協調時間,讓客戶自取快遞。
采訪中,銀川某小區物業公司工作人員表示,他們為業主免費代收快遞,為的是讓業主省心,如果快件出了問題不該由物業承擔。
對此,寧夏輔德律師事務所于波律師表示,如果快遞包裹代收時已有問題,市民可向快遞公司索賠;代收點無論是買家授權接收快遞還是鄰里好意代為接收,接收快遞后就具有保管義務,應核實取件人身份,如快遞丟失或損壞,應承擔相應賠償責任。快遞公司在選擇代收點時,除考慮便捷等因素外,還應考慮法律風險。
對一些居民要求物業公司代收快遞的情況,于波表示,為保障雙方權益,物業服務企業可通過與業主事先協商,將代收快遞的服務寫入《物業服務合同》等方式,明確雙方的權利義務,以避免糾紛。快遞公司與代收點也應簽訂正式的委托代理合同,最大程度避免風險。對業主而言,一旦出現糾紛,維權時間長、成本高,因此快遞最好自己簽收,如需代收,一定要選擇正規代收點。